定风波(其一)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馀凉意到胡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药名入词,别具匠心。首句“山路风来草木香”,描绘了山路上清风徐来,草木散发出宜人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雨馀凉意到胡床”写雨后山间凉爽的气息透过胡床(古代一种坐具)传递给人,让人感受到舒适与宁静。

“泉石膏肓吾已甚”一句,诗人自嘲身体状况不佳,已经到了膏肓之境,暗示自己疾病缠身,但仍对山水之乐抱有向往。接下来,“多病”二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身体状况,而“堤防风月费篇章”则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影响他书写描绘美好景致的诗词。

“孤负寻常山简醉”中,诗人借用东晋名士山简好酒的典故,表示自己未能像他那样纵情山水,享受醉酒的乐趣,而是独自一人,忙碌于写作。“独自”二字更显孤独。最后两句,“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诗人感叹人生漂泊不定,无人陪伴,只能与松竹为伴,共享这份清冷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写景和自述,表达了诗人虽疾病缠身但仍渴望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心境,以及在忙碌与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无奈。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其四)大醉归自葛溪亭归,窗间有题字令戒饮者,醉中戏作

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

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

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念奴娇(其四)赠妓善作墨梅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

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

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

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祗欠香沾袖。

淡伫轻盈,谁付与、弄粉调朱纤手。

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三)余既为傅岩叟两梅赋词,傅君用席上有请云:家有四古梅,今百年矣,未有以品题,乞援香月堂例。欣然许之,且用前遍体制戏赋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