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矶

峭壁激湍流,湍流作洄洑。

初无一饷风,饱我蒲帆腹。

长笪寄怪石,招呼争挽牵。

艰难仅寸进,何翅如登天。

及矶日犹高,过矶日曛黑。

依约见渔村,灯火照初夕。

舟师告疲劳,夜泊投人家。

惊犬吠篱落,寒生芦荻花。

形式: 古风

翻译

峭壁下的急流翻腾,水流回旋不息。
起初没有一丝风,满帆饱吸了湍流之力。
长竹竿搭在奇形怪石上,仿佛在互相拉扯、牵引。
前进艰难,每一步都像登天一样不易。
直到太阳还高悬在礁石之上,过了礁石天色已近黄昏。
依稀可见远处渔村,初升的灯火照亮了傍晚。
船夫们疲惫不堪,夜晚停船投靠村民家。
听到篱笆外狗儿的惊吠,寒冷的气息从芦苇和荻花中传来。

注释

峭壁:陡峭的崖壁。
激湍:急流。
一饷:片刻。
饱:充满。
笪:竹竿。
怪石:奇特的石头。
寸进:极小的进步。
翅:何止, 如同。
犹高:仍然高挂。
曛黑:天色昏暗。
依约:隐约。
渔村:渔夫居住的村庄。
舟师:船夫。
夜泊:夜间停泊。
篱落:篱笆。
寒生:寒气产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险峻的慈湖矶时的情景。首句“峭壁激湍流”展现了江水在陡峭崖壁上奔腾激荡的画面,水流湍急如同漩涡。“初无一饷风”则写出航行的艰难,没有顺风助力,只能依靠船只自身的动力缓慢前行,仿佛攀登山峰。“长笪寄怪石”描述了船夫们用力拉扯缆绳,试图避开险恶的礁石。“艰难仅寸进”形象地刻画了行舟之艰,仿佛每一步都像登天般困难。

随着太阳逐渐西沉,“及矶日犹高,过矶日曛黑”,诗人记录了时间的推移和景色的变化。在过了危险的礁石后,终于望见远处渔村的灯火,给夜晚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舟师告疲劳”暗示了船员们的疲惫,他们决定在渔村投宿。“惊犬吠篱落”以犬吠声衬托出夜晚的寂静,以及陌生环境中的不安。“寒生芦荻花”则以芦苇丛中飘落的白花,渲染出秋夜的凉意和旅途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艰辛与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旅途生活的体验。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督祖显和章

孙侯二尺短檠前,何啻颂诗三百篇。

金銮玉堂未归去,聊结江湖山水缘。

官闲不复弄朱墨,胜日过门无恶客。

春风快马紫游缰,花底黄鹂尽相识。

酒酬谈辩翻波澜,得句全胜得好官。

我亦从来有诗癖,撚髭一字吟难安。

不知辛苦竟何益,闻道何妨死今夕。

他年傥使无知音,盈编不作一钱直。

日来颇怪诗筒迟,恐君豫办磨崖诗。

中原窟穴尚狐兔,未应便草閒居赋。

形式: 古风

简王漕左司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虽不齐,逐物常同忧。

士子文字间,亦各从所爱。

取舍未必同,于道均无害。

我生才甚下,志与俗子殊。

思贤惄如饥,觅句聊自娱。

惟公盛德人,君今乃行古。

富贵等云烟,词翰敏风雨。

荆湖十五州,玉节何煌煌。

门庭无杂宾,读书清昼长。

抠衣愿从游,自视亦何有。

未知函丈地,能著野人否。

公诚一顾之,足以为我荣。

淮南有石田,归趁春雨耕。

形式: 古风

简张安国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馀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馀事耳。

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

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釐功。

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

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

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形式: 古风

简李牧之

落日还家聊面壁,剥啄谁来破幽寂。

语音相似桑梓同,风骨轩然双颊红。

亹亹清谈霏玉屑,多说东湖与霜杰。

江西故老已凋零,听君论诗犹典型。

君今久占宣城籍,我是江湖未归客。

客愁时事两苍茫,一醉邀君君莫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