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王哲的《点绛唇》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本应活泼可爱,却被父母或师长过早地束缚,失去了自由自在的天性。"可惜娇儿,惺惺伶俐聪明作",表达了对孩子的天赋被忽视的惋惜。"灵台廓。圆明光烁",比喻孩子的心灵如明镜般清澈,充满智慧。然而,"我许蓬莱约。断却麻绳",暗示了家长或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和约束,如同切断了他们的自然成长之路。
"断却麻绳,正好修丹药",这里的"丹药"可能象征着知识或修行,意味着原本应该让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被用来追求所谓的"丹道"或功名利禄。然而,"如今却。买条铜索。缚住踏云脚",形象地揭示了现实中的严格控制,连幻想飞翔的自由也被剥夺,如同用铜索锁住了孩子的梦想。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古代教育中对孩子天性的压抑,以及对自由成长的渴望与现实冲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