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信州

邮亭方此越三衢,已是江南十里逾。

幽谷日来禽对语,平沙霜重雁相呼。

溪旁障水横鱼网,竹下开门出酒壶。

物态人情随处好,不烦客子叹羁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邮亭就坐落在这越过三条大路的地方,已经身处江南十里之外。
深谷中的鸟儿开始相互交谈,平坦的沙地上,寒霜加重,大雁呼唤着彼此。
溪边设置了拦河的渔网,竹林下打开门,拿出酒壶迎客。
这里的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都很宜人,无需让远行的客人感叹孤独。

注释

邮亭:古代传递邮件或信件的驿站。
三衢:指三条主要道路。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
逾:超过。
幽谷:深而隐蔽的山谷。
禽对语:鸟儿互相鸣叫交谈。
平沙:平坦的沙地。
霜重:霜冻严重。
障水:拦河的渔网。
鱼网:捕鱼的工具。
酒壶:装酒的容器。
物态:自然景象。
人情:人们的情感和风俗。
随处好:各处都美好。
羁孤:旅途中的孤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入信州》,描绘了诗人行经邮亭,进入江南信州之地的所见所感。首句“邮亭方此越三衢”写出了邮亭的位置,位于三条大路交汇处,显示出旅途的繁忙与重要性。接着,“已是江南十里逾”强调了诗人已经深入江南,感受到景色的变化和距离的延伸。

“幽谷日来禽对语,平沙霜重雁相呼”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山谷间鸟儿相互交谈,平沙上寒霜厚重,大雁成群呼唤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秋意的浓厚。

“溪旁障水横鱼网,竹下开门出酒壶”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生活场景,溪边鱼网密布,竹林人家热情好客,拿出酒壶待客,体现了民风的淳朴和人情的温暖。

最后,“物态人情随处好,不烦客子叹羁孤”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和人情的赞赏,认为无论何处都有其美好的一面,无需旅人感叹孤独,流露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信州的风光和人情,展现出诗人对旅途中的美好体验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釜土人谓自是以往虽穷冬亦然既而十二日得秋分之气窗牖凉生与东南无异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之赋此四韵

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

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

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

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八月间对月独酌

月到空庭色界虚,酒壶安顿向冰壶。

须臾万瓦清露湿,髣髴一轮丹桂孤。

独酌难成狂态度,闲身惟有醉工夫。

醉中孰与参禅趣,此妙须知禅所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十月初梦寄良嗣诗三句云相思一载馀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觉而足之

武昌分别处,江岸倚篮舆。

对饮三杯后,相思一载馀。

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

何日秋风夜,灯窗听读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初春七言

古人书卷慢翻寻,齿发萧疏岁月侵。

万里家山孤枕梦,满城风雨五更心。

蒙茸软草涵空翠,寂历初花弄晓阴。

燕子未来寒意重,数峰圆瘦入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