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心摇摇若鞦带,哀操切切如蝉吟。
百年双鬓欲俱白,千里一书真万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庭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归心摇摇若鞦带"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内心对回家的渴望比作摇摆不定的鞦带,形象地表达了思归之情的动荡不安。"哀操切切如蝉吟"则以蝉鸣声来寄托哀愁,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显得凄婉动人。
"百年双鬓欲俱白"感慨时光荏苒,诗人已步入老年,离家的时间仿佛加速了岁月的流逝,两鬓斑白更增添了归乡的迫切感。"千里一书真万金"进一步强调了书信的价值,尽管相隔千里,但寄出的每一封家书都如同千金般珍贵,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通信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心系故园的复杂心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攀槛朱云头未白,不知流落向何州。
空馀前日学书地,小阁红蕖取意秋。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三。
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怜矍铄马征南。
走送书堂倚绛纱,瘦藤七尺走惊蛇。
晴沙每要交头拄,寻遍渔翁野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