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五首(其三)

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

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

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

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的丝绸上绣着鸳鸯图案,这是贫寒女子深夜的辛勤之作。
她用心描绘如烟似雾的色彩,一针一线经历无数思绪。
在长安的富贵人家,美艳的服饰多得数不清。
花费百日工夫才做成的衣裳,只为一次华丽的舞蹈。
舞罢便又裁剪新的,哪会想到劳动者的辛苦。

注释

春罗:春天的薄纱绸缎。
鸳鸯:一种水鸟,这里指绣在绸缎上的图案。
寒夜女:贫寒家庭中的女子。
心精烟雾色:形容女子用心细致,如同描绘烟雾般的颜色。
指历:手指操作,经历。
千万绪:形容绣花工作复杂,思绪繁多。
长安:唐朝的首都,这里代指繁华之地。
妖艳:美丽而艳丽,形容服饰或女子的妆扮。
百日功:花费一百天的时间和精力。
一朝舞:一次早晨的舞蹈,这里可能指宴会上的表演。
复裁新:再次裁剪新的布料制作衣物。
劳者苦:劳动者所承受的艰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寒夜女工精心织造春衣的场景。"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展示了女性在寒冷的夜晚里辛勤工作的情形,并且她们所做的是精美的春季服饰,这些服饰上的图案是双鸳鸯,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细腻的技艺。

"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进一步描写了这位女工在织布时的心思和技术,她的精神集中在每一缕纱线上,就像烟雾一般轻柔而又神秘。她的手指穿梭于无数的线索之间,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精湛和细致。

"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则是对这类织物最终流向的地方进行描绘,这些精美的布料最终将被长安城中的富贵之家所拥有,他们以这些华丽的服饰来展示自己的高贵和财富。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表达了这位女工对自己作品的自豪,她在织物上投入了近百日的辛劳,但她知道最终这一切只是为了让穿戴者在某一个重要场合中展现风采,而这个场合很可能只是一次舞会。

最后,"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则是对女工生活的深刻揭示。一场舞会结束之后,她又将开始新的工作,不断地重复着这种劳作,这种生活是否让人感到辛酸和怜悯。

整首诗通过对织布女工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富豪的奢侈生活,以及底层人民的艰辛劳动。同时,它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女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她们精湛的技艺和勤劳的品质。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杂体五首(其四)

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

谁知贾人铎,能使大乐谐。

铿锵发宫徵,和乐变其哀。

人神既昭享,凤鸟亦下来。

岂非至贱物,一奏升天阶。

物情苟有合,莫问玉与泥。

形式: 古风

杂体五首(其五)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

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

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杂言送黎六郎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

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

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形式: 古风

池上怀王卿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

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

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

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

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