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二)

千门花动紫骝嘶,日见夔龙度玉堤。

讲幄每亲鸡舌贵,禁庭时诏鹭班齐。

词臣岂尚淩云赋,圣主尝探二酉题。

著论却怜曾藉献,姓名惭愧御屏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与文治武功。首联“千门花动紫骝嘶,日见夔龙度玉堤”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长安城的壮丽与活力,紫骝马的嘶鸣与花朵的摇曳相映成趣,夔龙象征着朝廷的显赫人物,度玉堤则暗示着这些人物的权势与地位。

颔联“讲幄每亲鸡舌贵,禁庭时诏鹭班齐”进一步描绘了朝廷的威严与秩序,讲幄代表皇帝亲临讲学的场合,鸡舌贵可能是指皇帝的口令或旨意,禁庭则是皇宫内廷,鹭班齐则比喻群臣排列整齐,显示出朝廷的庄重与和谐。

颈联“词臣岂尚淩云赋,圣主尝探二酉题”转而赞美文臣的才华与圣主的求知欲。词臣指的是文官,淩云赋是形容文采飞扬的诗文,圣主探二酉题则表达了皇帝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重视,二酉可能指藏书之处,暗喻丰富的学问资源。

尾联“著论却怜曾藉献,姓名惭愧御屏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帝王的敬畏之情。著论是指撰写文章或著作,曾藉献可能是指曾经向君王进献过作品,御屏西则可能是指宫廷中的某处,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谦卑和对帝王恩赐的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明代长安的盛世气象和文治武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才华和帝王之恩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三)

爰书新布盛都门,往事于今渐敢言。

投阁大夫朱紫富,勒碑僚属姓名尊。

猴冠尽拜妖狐焰,鲠骨多蒙齧狗痕。

斧钺未膏霾已扫,圣朝真信有馀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四)

枯杨犹忆骤生花,奉圣夫人擅内家。

铁冶易成开国券,玉容都恨守宫纱。

呼鹰敢击将雏凤,骑马归随带日鸦。

从说昭阳恩宠盛,不堪流涕尽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五)

盈庭诸论惯相持,曲直三朝未可知。

讥刺互操南史笔,织罗偏入党人碑。

焚香喜见新枚卜,振翰应怀旧羽仪。

近日正资谋野画,愿捐成见答清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六)

燕市谁言侠烈多,绿杨桥畔只鸣珂。

曾闻莽室群称颂,不见屠门醉和歌。

所赖腐儒能赴鼎,即看神武立还阿。

伤心莫叹先朝事,寂寂寒蝉意为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