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八)次韵洪思诚席上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将军曾记旧临边。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连。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临江仙·其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怀旧和思念边塞将士的情感。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这两句通过描绘湖光的美丽和酒宴的欢乐,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怀念,但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就能感受到那份情谊。

"将军曾记旧临边。" 这句话直接指出诗人心中的将士形象,以及他们共同守卫边疆的经历,充满了对往事的缅绵不忘之情。

"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描述的是一幅边塞自然景观,水塘里的新水和岸边飘逸的烟雾都给人以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感觉,似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以及情感的复杂无常感到困惑和哀愁,每当春天到来,不禁让人追思往事,心中充满了愁绪。

"何如旌旆郁相连。" 这里诗人提到了军旗之间的连接,这或许象征着战士间的情谊和战斗中的紧密团结。

"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 最后两句描绘了胜利凯旋的场景,玉帐代表皇室的荣耀,锦帽碧油则是将士们华丽的装扮,这些都是对战功和英勇的赞颂。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战争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将士及其所代表的英雄事迹的深深怀念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十九)

草草一年真过梦,此生不恨萍浮。

且令从事到青州。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

援琴欲写竹间流。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雪后寄周十

梦里江南浑不记,祗君幽户难忘。

夜来急雪绕东堂。竹窗松径里,何处问归航。

瓮底新醅应已熟,一尊知与谁尝。

会须雄笔卷苍茫。雪涛声隐户,琼玉照颓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九)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

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

曲阑清浅小池台。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

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

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四)西园右春亭新成

手种千株桃李树,参差半已成阴。

主人何事马骎骎。二年江海路,空负种花心。

试向中间安小槛,此还长要追寻。

却惊摇落动悲吟。春归知早晚,为我变层林。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