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省空上人归南岳

又归衡岳寺,旧院树冥冥。

坐石逢寒衲,寻龛补坏经。

峤云笼曙磬,潭草落秋萍。

谁伴高窗宿,禅衣挂桂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再次回到衡岳寺,古老的庭院树木葱郁深沉。
坐在石头上,遇到寒冷的僧人和破旧的经书。
山峰上的云雾笼罩着清晨的钟声,潭水边的草丛落下秋天的浮萍。
谁来陪伴我在高窗下过夜,僧人的衣物挂在桂树上散发出清香。

注释

又:再。
归:返回。
衡岳寺:衡山的寺庙。
旧院:古老的庭院。
树冥冥:树木茂密阴暗。
坐石:坐在石头上。
寒衲:寒冷的僧袍。
寻龛:寻找佛龛。
坏经:破损的经书。
峤云:山峰上的云雾。
笼曙磬:笼罩着清晨的钟声。
潭草:潭水边的草丛。
秋萍:秋天的浮萍。
伴:陪伴。
高窗宿:在高窗下过夜。
禅衣:僧人的衣服。
桂馨:桂花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返回衡岳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宗教生活的点滴展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的尊重与向往,以及对僧侣生活的理解与赞美。

“旧院树冥冥”一句,设置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古老的寺院在岁月的沉淀下显得更加幽深。诗人坐在石头上,与寒冷相伴,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修行者的坚忍与超脱。

“寻龛补害经”表明僧侣对佛教经典的珍视和维护,通过这细微的动作传递出一种敬业与虔诚。随后的“峤云笼曙磬”,则是山川云雾中的一种超然脱俗之感,而“潭草落秋萍”更增添了一份寂寥与萧索。

最后两句,“谁伴高窗宿,禅衣挂桂馨。”则将僧侣的孤独生活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高窗下的夜晚,是诗人在寺中度过的一个个清冷的夜晚,而“禅衣挂桂馨”则透露出一丝温暖,似乎是对那份清贫生活的一种欣赏。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世界。

收录诗词(29)

郑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袁肇归山阴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

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

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

若值云门侣,多因宿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琇上人

古殿焚香外,清羸坐石棱。

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冰。

孤磬侵云动,灵山隔水登。

白云归意远,旧寺在庐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象上人还山中

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

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

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捣茶。

终期宿华顶,须会说三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僧归富春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

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

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

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