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淮人

驱车适海岱,日暮行人愁。

饿夫相枕藉,老弱罗道周。

挥涕前致词,淮楚是吾州。

渠穿广陵道,水纳黄河流。

舳舻来吴会,东北通咽喉。

一朝河岸决,漫衍东南陬。

百万为鱼鳖,何论田与畴!

窜身来此方,苟活同蜉蝣。

此方又荒旱,赤地谁锄耰?

官吏责富户,朘削如仇雠。

财赋一以空,猗顿皆黔娄。

两地总困厄,一死夫何尤。

听此肠寸结,泪下不可收。

寄语当路子,闭籴非良谋。

嗷嗷累千万,生理真可忧。

昔闻富郑公,劝民贮乾糇。

所在发廪给,去往俱自由。

公私虽两困,危急庶有瘳。

万邦苦饥溺,安饱亦足羞。

何时灾沴息,躬耕乐行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哀淮人》,由清代诗人严允肇所作。诗中描绘了淮河流域人民在洪水灾害后的悲惨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受灾民众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开篇“驱车适海岱,日暮行人愁”,诗人驾车前往海岱地区,傍晚时分,行人满面愁容,预示着即将面临的灾难。接着,“饿夫相枕藉,老弱罗道周”描绘了灾民们饥饿不堪、疲惫无力的景象,他们或躺或坐,拥挤在道路两侧,形象地展现了灾民生活的艰辛。

“挥涕前致词,淮楚是吾州”一句,诗人通过灾民的自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灾祸的无奈。接下来,“渠穿广陵道,水纳黄河流”描述了淮河与长江交汇的地理特点,以及洪水泛滥的严重性。“舳舻来吴会,东北通咽喉”则点明了洪水对交通要道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灾害的广泛性和破坏力。

“一朝河岸决,漫衍东南陬”揭示了洪水爆发的瞬间,河水决堤,肆意横流,淹没了东南地区的广阔区域。接下来,“百万为鱼鳖,何论田与畴!”强烈地表达了洪水对农田的毁灭性打击,无数生灵化为鱼鳖,田园荒芜,无处可寻。

“窜身来此方,苟活同蜉蝣”描绘了灾民为了生存而逃难的情景,他们如同蜉蝣般脆弱,生命随时可能消逝。紧接着,“此方又荒旱,赤地谁锄耰?”指出灾后不仅洪水肆虐,还伴随着干旱,大地一片荒芜,无人耕种。

“官吏责富户,朘削如仇雠”反映了官府对富户的苛捐杂税,加剧了灾民的苦难。随后,“财赋一以空,猗顿皆黔娄”表达了财富被剥夺殆尽,即使是富商也沦落为贫寒之士的现实。

“两地总困厄,一死夫何尤”总结了灾民无论是在洪水还是干旱面前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最后,“听此肠寸结,泪下不可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灾民遭遇的深切同情。

“寄语当路子,闭籴非良谋”呼吁当局者不应采取封闭粮食市场的措施,而是应开放市场,让粮食流通,以缓解灾民的饥饿问题。接下来,“嗷嗷累千万,生理真可忧”表达了对千万灾民生活状况的担忧。

“昔闻富郑公,劝民贮乾糇。所在发廪给,去往俱自由”回忆了历史上富弼劝导百姓储存干粮,政府发放粮食救济,使人们能够自由流动,共度难关的做法。这与当前的困境形成对比,强调了有效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公私虽两困,危急庶有瘳”表达了尽管政府和民间都面临困难,但通过共同努力,可以缓解危机。最后,“万邦苦饥溺,安饱亦足羞”强调了在国家和民族面临饥荒时,保持饱食的安宁是可耻的,呼吁全社会关注灾情,共同应对。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灾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2)

严允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洗象行

长安六月车尘扬,都人倾城观洗象。

黄门鼓吹前导行,玉河响闸流奔放。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峣臃肿难为状。

蛮童赤身跨象背,游戏波涛觉神王。

须臾牵挽出水滨,水鼻一喷飞雪浪。

吾闻此乃瑶光精,西域南荒配利兵。

雄姿几耐身毒战,猛力可代苍梧耕。

远人来朝贡天阙,含元仗下随簪笏。

豆刍饱食三品料,剑佩班陈百官列。

黄须健儿不敢骑,拱立阊阖生威仪。

莫言材大难为用,驯扰听受谙职司。

开元天子奏众伎,金羁锦缠舞玉墀。

他日重逢禄山宴,努目不拜竟死之。

近闻蚁贼陷京室,象房踯躅鸣声悲。

渠虽雄长亦兽类,君臣大义犹能知。

呜呼,君臣大义偏能知!

形式: 古风

述哀

母之生我日在角,络纬鸣机夜深作。

歌成《黄鹄》不忍闻,大孤啼饥小孤弱。

乱离伏莽乞馀命,十口流离窜丛薄。

朝呻夜吟不暂休,骨肉幸免填沟壑。

长养众雏毕婚嫁,慈帏未省含饴乐。

当时奉檄心独喜,今我穷悴至于此。

俯仰无因供菽水,衾影之间愧人子。

形式: 古风

观绳妓作

长绳罥竿高百尺,杨花雪落城南陌。

美人冉冉化行云,细縠轻纨望空掷。

冶袖双开舒锦臂,婆娑往来若平地。

盘中小试飞燕舞,楼上惊看绿珠坠。

回眸顾盼无限情,空里忽闻环佩声。

天风吹入碧云去,始觉仙骨珊珊轻。

轻躯上下无断续,舞罢腰肢新结束。

燕钗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鬓云绿。

抱得秦筝写春怨,歌唇宛转《吴趋曲》。

吴歌楚舞绝可怜,谁家笑掷珊瑚鞭?

形式: 古风

白下

白下援师聚,钟山薄伐新。

三军随庾亮,一战走卢循。

虎旅屯江岸,鲸波靖海垠。

论功诸将在,哀此乱离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