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象行

长安六月车尘扬,都人倾城观洗象。

黄门鼓吹前导行,玉河响闸流奔放。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峣臃肿难为状。

蛮童赤身跨象背,游戏波涛觉神王。

须臾牵挽出水滨,水鼻一喷飞雪浪。

吾闻此乃瑶光精,西域南荒配利兵。

雄姿几耐身毒战,猛力可代苍梧耕。

远人来朝贡天阙,含元仗下随簪笏。

豆刍饱食三品料,剑佩班陈百官列。

黄须健儿不敢骑,拱立阊阖生威仪。

莫言材大难为用,驯扰听受谙职司。

开元天子奏众伎,金羁锦缠舞玉墀。

他日重逢禄山宴,努目不拜竟死之。

近闻蚁贼陷京室,象房踯躅鸣声悲。

渠虽雄长亦兽类,君臣大义犹能知。

呜呼,君臣大义偏能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洗象行》描绘了长安六月的一次壮观的洗象仪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象的雄壮与驯服,以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

诗中开篇“长安六月车尘扬,都人倾城观洗象”,以生动的场景勾勒出京城热闹非凡的景象,人们纷纷涌向街头,只为一睹洗象的盛况。接着,“黄门鼓吹前导行,玉河响闸流奔放”描绘了仪式的庄重与宏大,黄门官吏的引导,玉河上闸门的开启,水流奔腾,预示着仪式的正式开始。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峣臃肿难为状”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大象的庞大与力量,它们的脚蹄仿佛能够撼动山岳,难以用言语形容其形态的雄伟。接下来,“蛮童赤身跨象背,游戏波涛觉神王”描绘了儿童在大象背上嬉戏的场景,既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也赋予了大象神圣的色彩。

“须臾牵挽出水滨,水鼻一喷飞雪浪”描述了洗象的过程,大象从水中牵出,水鼻喷出的水柱如雪浪般壮观。这一幕不仅展现了洗象的仪式感,也暗示了大象与水的密切关系。

“吾闻此乃瑶光精,西域南荒配利兵”将大象比喻为瑶光之星,象征着力量与智慧,同时也暗示了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接下来,“雄姿几耐身毒战,猛力可代苍梧耕”进一步强调了大象在战争与农耕中的作用,展现了其多面性的价值。

“远人来朝贡天阙,含元仗下随簪笏”描绘了大象作为外交使者,参与朝贡仪式的情景,体现了其在国家外交中的角色。而“豆刍饱食三品料,剑佩班陈百官列”则通过饮食与排列的细节,展现了大象在宫廷生活中的待遇与地位。

“黄须健儿不敢骑,拱立阊阖生威仪”描述了勇士们对大象的敬畏之情,他们不敢轻易骑乘,而是恭敬地站在大象面前,彰显了大象的尊严与权威。最后,“莫言材大难为用,驯扰听受谙职司”表达了对大象才能的肯定,即使巨大,也能被驯化并服务于人类。

“开元天子奏众伎,金羁锦缠舞玉墀”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大象在古代帝王面前表演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文化与艺术中的地位。然而,“他日重逢禄山宴,努目不拜竟死之”通过讽刺的笔触,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即使再伟大的生物,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近闻蚁贼陷京室,象房踯躅鸣声悲”描绘了后来的战乱,大象在动荡中哀鸣,体现了它们对和平的渴望。最后,“渠虽雄长亦兽类,君臣大义犹能知”强调了尽管大象是兽类,但它们仍然懂得君臣之间的大义,表达了对动物智慧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大象在古代社会中的多重角色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权力斗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

严允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述哀

母之生我日在角,络纬鸣机夜深作。

歌成《黄鹄》不忍闻,大孤啼饥小孤弱。

乱离伏莽乞馀命,十口流离窜丛薄。

朝呻夜吟不暂休,骨肉幸免填沟壑。

长养众雏毕婚嫁,慈帏未省含饴乐。

当时奉檄心独喜,今我穷悴至于此。

俯仰无因供菽水,衾影之间愧人子。

形式: 古风

观绳妓作

长绳罥竿高百尺,杨花雪落城南陌。

美人冉冉化行云,细縠轻纨望空掷。

冶袖双开舒锦臂,婆娑往来若平地。

盘中小试飞燕舞,楼上惊看绿珠坠。

回眸顾盼无限情,空里忽闻环佩声。

天风吹入碧云去,始觉仙骨珊珊轻。

轻躯上下无断续,舞罢腰肢新结束。

燕钗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鬓云绿。

抱得秦筝写春怨,歌唇宛转《吴趋曲》。

吴歌楚舞绝可怜,谁家笑掷珊瑚鞭?

形式: 古风

白下

白下援师聚,钟山薄伐新。

三军随庾亮,一战走卢循。

虎旅屯江岸,鲸波靖海垠。

论功诸将在,哀此乱离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诸将杂感四首(其一)

建国行师自古今,千秋理乱事相寻。

云龙势合欃枪扫,汗马功成带砺深。

不信蒯通能相背,可无孙武善攻心。

山头廷尉空凝望,星拂招摇白日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