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仍用韵示封张二子(其二)

信步不知晚,归途那计迂。

一欢閒里足,万籁静中无。

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

娟娟林外树,江月伴人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野外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闲适的氛围。首句“信步不知晚”,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仿佛时间在他眼中变得不再重要,他只是随心所欲地行走,享受着这份自由与自在。

接着,“归途那计迂”一句,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豁达。即使在返回的路上遇到曲折或迂回,他也全然不放在心上,这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挫折和变故,只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能泰然处之。

“一欢閒里足,万籁静中无”这两句,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闲适的时光里,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快乐,也足以让人心满意足;而在寂静的夜晚,万物仿佛都沉睡了,没有了喧嚣,只有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相映成趣。

“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即兴生活。他随意地坐在草地上,用泉水代替酒壶,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种简朴而纯粹的生活方式,正是诗人追求的境界。

最后,“娟娟林外树,江月伴人孤”两句,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远处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而江面上的明月,则像是陪伴着诗人,让他在孤独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与慰藉。这一景象不仅美轮美奂,也寓意着诗人虽身处孤独,但心中有月,有树,有自然之美相伴,这份孤独便不再那么沉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李山人湛然始生之朝座客各赋诗为寿亦作四韵以期所未至不特称道而己庶几尽朋友相成之义云

脱迹豺狼外,容身鹜雁閒。

虚舟元不系,倦翼自知还。

饮水犹能乐,编茆足可跧。

莫教方寸地,空负一生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封仲坚挽词(其一)

但怪经过少,那知生死分。

穗帷徒见像,尊酒罢论文。

楄柎人为具,邱坟志共闻。

世无韩吏部,为尔借卢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封仲坚挽词(其二)

窀穸无时旦,行年甫过先。

归心终莫遂,遗恨竟空填。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

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封仲坚挽词(其三)

卖药安垂老,看书祗自资。

依依姑射恨,渺渺奉先思。

谁恤萧存后,徒昌东野诗。

孤魂招不得,独坐涕垂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