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寓舍壁二首(其一)

天与痴顽不解愁,未埋病骨且闲游。

山于拄杖横时看,路到芒鞋破处休。

初拟烧丹住南岳,却因学剑客西州。

秋风巾褐添萧爽,又作临邛十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上天赋予我顽固的心,不懂得忧愁,暂且在病痛中闲游。
倚着拐杖看山,走到草鞋磨破的地方就停下来。
起初打算在南岳修炼仙丹,后来却因学剑而去了西州。
秋风吹过,身披粗布衣更觉凉爽,我又像往常一样在临邛逗留十日。

注释

痴顽:形容人的固执或愚钝,这里指诗人自嘲的顽固不识愁滋味。
病骨:指诗人身体不适,暗示病弱的状态。
拄杖:老人或行走不便的人常用的辅助工具。
芒鞋:用草或麻编织的简易鞋子,象征简朴的生活。
烧丹:道教炼丹术,追求长生不老。
南岳:中国五岳之一,象征道教修行地。
学剑:此处可能暗指诗人寻求武学以排解内心愁绪。
萧爽:形容秋天的凉爽和清冷。
临邛:古地名,在今四川邛崃,诗人曾有流连之处。
十日留:表示诗人在此地逗留的时间较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书寓舍壁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疾病和困顿,仍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首句“天与痴顽不解愁”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说上天赋予自己顽固的性格,不懂得忧愁,暗示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次句“未埋病骨且闲游”则透露出诗人虽身患疾病,但仍选择在闲暇中游历山水,享受生活。

“山于拄杖横时看,路到芒鞋破处休”描绘了诗人拄杖漫步山间,欣赏沿途风景,即使鞋子破旧也不在意,体现了他的随性与淡然。接下来的“初拟烧丹住南岳,却因学剑客西州”表达了诗人曾想在南岳修炼仙丹,后来又因学习剑术而转往西州,显示出他对人生追求的多样性和变化。

最后两句“秋风巾褐添萧爽,又作临邛十日留”写秋天的凉风吹过,使诗人穿着粗布衣裳倍感清爽,他决定在临邛停留十日,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乐观与坚韧,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愤二首(其二)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书愤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略,未敢随人说弭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书愤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