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闸道中

少小负奇好,长思名山游。

薄业遵简书,忽复一纪周。

承明忝三谒,前席事不酬。

空令颜发改,丘垄荒松楸。

弱情觉缘系,浅中易骄浮。

平生惰修习,丽兹增愧忧。

蒙恩返故里,韬迹谢名流。

壮志庶可复,不为猿鹤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荆门闸道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山游历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官场中的无奈与自我反省。

首句“少小负奇好,长思名山游”,展现诗人自幼怀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渴望游历名山大川。接着,“薄业遵简书,忽复一纪周”两句,描述了诗人虽因微薄的家业而遵循简朴的生活,却在不经意间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这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感慨。

“承明忝三谒,前席事不酬”表明诗人曾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但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内心充满遗憾。“空令颜改,丘垄荒松楸”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暗示自己可能终将归于尘土,留下一片荒凉的墓地。

“弱情觉缘系,浅中易骄浮”揭示了诗人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认识到个人情感容易被外界环境所束缚,内心的浅薄可能导致骄傲与浮躁。接下来,“平生惰修习,丽兹增愧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懒于修身养性的反思,以及因此产生的愧疚和忧虑。

最后,“蒙恩返故里,韬迹谢名流”写出了诗人受到恩遇后返回故乡,选择隐退,不再与世俗名流交往,寻求心灵的平静。而“壮志庶可复,不为猿鹤羞”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隐退,但内心仍怀有恢复壮志的决心,不会因为归隐而感到羞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进取与退隐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力。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夏怀

朅来意不适,我生当何如。

委运任流迁,与道时卷舒。

奈何日复日,忧与年岁俱。

捐外岂累物,郁中难久居。

有身恃骨肉,割弃复奚须。

万物皆得侣,而命乃我殊。

感彼鹡鸰诗,掩卷三欷歔。

形式: 古风

莳菊

陶令今不作,所好尚遗世。

眷彼篱下芳,艺我庭中地。

弱丛未盈把,顿觉景色异。

英英媚朝露,茁茁感春气。

去此驻颓颜,亦令能久视。

繁枝藉溉润,晨兴自从事。

所希纵不酬,聊寓勤生计。

形式: 古风

述怀示友人

悠悠望千载,千载未久陈。

共此山川居,世代递疏亲。

贻谋逮孙子,辽远如越秦。

名氏成杳绝,丘墓同飘尘。

骨肉尚若此,况彼乡与邻。

所赖在简书,遗言亦多湮。

百不一可究,六艺俱沈沦。

默默忽返顾,造化如我宾。

形骸聊一寓,旋当去吾身。

吾身既非有,其他复奚因。

踽踽诚尔异,煦煦徒为仁。

经营慷慨业,冀以名自伸。

簸弄上世语,雠校忘疲辛。

酣谑恣放达,破灭称天真。

俱谓发狂疾,胡云诣精纯。

我思鲁中叟,两楹梦何频。

怡然曳杖歌,曾不增笑颦。

达者识其原,顷刻为秋春。

愚人不解事,骇怵褫魂神。

林中多败叶,乔柯岁华新。

彼此更互见,修短宁足论。

默观发独慨,證我意中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种蔬

谋生无远术,树艺有良时。

嘉蔬来何遥,故人手致之。

荷锄出荆扉,荒榛力所披。

景蘙苗易瘠,土薄根不滋。

恶壤与败株,能令蕃者衰。

竞兹分阴功,日暮未辞疲。

所欣寡逢迎,然薪继颓曦。

黯黯开谷阴,柔芳亦离离。

抱瓮理晨夕,疗饥方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