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原野回丹碧缀烟霞密翠斑红芳菲花柳即目川岫聊以命篇

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

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

斑红妆橤树,圆青压溜荆。

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

巨川何以济,舟楫伫时英。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绿草如茵的原野驱散晨雾,绮丽的山岭耸立如同云霞筑成的城墙。
烟雾缭绕的山峰高低不一,翠绿欲滴,阳光在波浪上闪烁,深浅不一,分外明亮。
花朵斑斓装饰着树木,如同涂了胭脂,圆润的青色覆盖在流淌旁的荆棘之上。
望着岩石让人想起古代贤士的辛劳,窥视野外仿佛在寻找莘莘学子的纯真情操。
如何才能横渡这宽阔的河流?船只和桨正等待着时代的英雄。

注释

碧原:绿色的原野。
雾隰:雾气笼罩的低湿之地。
绮岭:色彩艳丽的山岭。
霞城:如同云霞构建的城市。
烟峰:烟雾笼罩的山峰。
高下:高低起伏。
翠:翠绿的颜色。
日浪:阳光照耀下的波浪。
斑红:颜色斑斓的红。
妆橤树:装饰得如同涂了胭脂的树。
圆青:圆润的青色。
压溜荆:覆盖在流水边的荆棘。
迹岩:观察岩石,引申为思考历史。
劳傅:辛劳的导师,指古代贤人。
窥野:窥视野外。
莘情:纯真学子的情感。
巨川:宽阔的河流。
济:横渡。
舟楫:船只和桨。
时英:时代中的英雄或英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色的图画。开头两句“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生动地勾勒出一片青翠的原野和雄伟的山峦,以及在阳光照耀下的城堡。接下来的“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其中“烟峰”给人以缥缈之感,“日浪”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第三、四句“斑红妆橤树,圆青压溜荆。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中,“斑红”和“圆青”分别描写了花开与草绿的情景,而“迹岩”、“窥野”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怀古之情。

最后两句“巨川何以济,舟楫伫时英”展现了诗人对壮阔河流的描绘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其中“巨川”象征着广阔无垠,“舟楫伫时英”则是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与利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以及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即目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日敩庾信体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

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

花生圆菊橤,荷尽戏鱼通。

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

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重幸武功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宴中山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

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

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

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