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少日争名翰墨场,只今扶杖送斜阳。

青青草木浮元气,渺渺山河接故乡。

作吏不妨三折臂,搜诗空费九回肠。

子房与我同羁旅,世事千般酒一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年轻时在文坛上争夺名声,如今却只能拄杖欣赏夕阳。
青翠的草木沐浴着天地元气,遥远的山水连接着故乡。
做官即使多次受伤也无妨,搜寻诗歌却徒然耗费心力。
张良与我一样漂泊在外,世间纷扰唯有美酒一杯消愁。

注释

少日:年轻时。
翰墨场:文坛。
只今:如今。
扶杖:拄杖。
送斜阳:欣赏夕阳。
青青草木:翠绿的草木。
浮元气:沐浴元气。
渺渺:遥远的。
山河:山水。
接故乡:连接故乡。
作吏:做官。
不妨:无妨。
三折臂:多次受伤。
搜诗:搜寻诗歌。
空费:徒然。
九回肠:九次内心翻腾。
子房:张良(古代贤士)。
羁旅:漂泊。
世事:世间事。
千般:种种。
酒一觞: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和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少日争名翰墨场”,回忆年轻时在文坛上追求名声的时光;“只今扶杖送斜阳”则描绘了年老体衰,只能倚杖漫步,感叹夕阳西下的人生晚景。接下来,“青青草木浮元气,渺渺山河接故乡”借景抒情,草木生机盎然,山河遥远,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作吏不妨三折臂,搜诗空费九回肠”两句,诗人以自身经历为喻,虽然仕途多舛,甚至身体受伤,但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更加深沉。“子房与我同羁旅”,这里暗指张良,表达与古人志士同样漂泊异乡的感慨;“世事千般酒一觞”则借酒浇愁,感叹世事沧桑,人事如梦,唯有美酒能暂时排解心中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二)

鸟语知公乐,晴山及我游。

尽排物外事,拚作酒中浮。

菊蕊离双鬓,林声隐四愁。

骚人例喜赋,政自不关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四)

一笑聊开口,千忧不上眉。

林深受风得,柏老到霜知。

小憩逢筠洞,幽寻及枳篱。

愿公勤秉烛,裁咏枣离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一)

岁月移文外,乾坤杖屦中。

铿然五字律,健在百夫雄。

秋入池深碧,寒欺叶递红。

此间兼吏隐,端不减游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三)

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叔夜本非堪作吏,元龙今悔不求田。

怀亲更值薪如桂,作客重看栗过拳。

万事巧违高枕卧,忧来一夕费三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