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二)

鸟语知公乐,晴山及我游。

尽排物外事,拚作酒中浮。

菊蕊离双鬓,林声隐四愁。

骚人例喜赋,政自不关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鸟儿的鸣叫感知你的快乐,晴朗的山峦陪伴我一同游览。
将世间的俗事全部抛开,只愿沉醉在美酒之中。
菊花的香气远离两鬓,林间的声响隐藏起我心中的忧愁。
文人墨客常常喜欢吟诗作赋,这与秋天的到来并无直接关系。

注释

鸟语:鸟儿的叫声。
公乐:你的快乐。
晴山:晴朗的山峦。
及:伴随。
物外事:世间的俗事。
拚:甘愿,宁愿。
酒中浮:沉醉在美酒之中。
菊蕊:菊花的花蕊。
双鬓:两鬓。
林声:林间的声响。
四愁:心中的四重愁绪。
骚人:文人墨客。
例:常常。
政:只是。
关:有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情。首句“鸟语知公乐”以鸟鸣声传达出知府的快乐,接着“晴山及我游”写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晴朗的山色。诗人将世事抛诸脑后,“尽排物外事”,只想沉浸于酒中的飘逸之感。

“菊蕊离双鬓”暗示秋菊盛开,诗人鬓发斑白,岁月流逝,但并未消减对自然的热爱。而“林声隐四愁”则通过林间的声响,寓言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被大自然的宁静所掩盖。最后两句“骚人例喜赋,政自不关秋”,表明诗人虽效仿古代文人常以诗赋抒怀,但此刻的快乐并不完全源于秋天本身,而是源于心境的转变和与友人的同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秋日美景时的闲适与淡然,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四)

一笑聊开口,千忧不上眉。

林深受风得,柏老到霜知。

小憩逢筠洞,幽寻及枳篱。

愿公勤秉烛,裁咏枣离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一)

岁月移文外,乾坤杖屦中。

铿然五字律,健在百夫雄。

秋入池深碧,寒欺叶递红。

此间兼吏隐,端不减游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三)

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叔夜本非堪作吏,元龙今悔不求田。

怀亲更值薪如桂,作客重看栗过拳。

万事巧违高枕卧,忧来一夕费三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寥落

寥落洞庭野,微风泛客裾。

袁宏咏史罢,孙登清啸馀。

月明流水去,夜静芙蓉舒。

城郭方多事,野兴一萧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