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三)

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叔夜本非堪作吏,元龙今悔不求田。

怀亲更值薪如桂,作客重看栗过拳。

万事巧违高枕卧,忧来一夕费三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镜子中已不再有旧日知己怜爱,我深感惭愧在谋生后才明白道理。
像嵇康本不适合做官吏,陈登如今也后悔没有早些归隐田园。
怀念亲人时柴火如同贵桂,作客他乡又见栗子大过拳头。
世间万事总与愿望相违,忧虑缠身让我一夜难眠,辗转反侧三次之多。

注释

故人:旧日的朋友。
谋生后计然:指在谋生之后才意识到的道理。
叔夜:指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著名文士。
元龙:指陈登,字元龙,东汉末年名士。
薪如桂:形容柴火珍贵,如桂木一般。
栗过拳:栗子大过拳头,形容栗子硕大。
高枕卧:安稳地躺着。
三迁:形容辗转反侧多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题目为《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三)》。诗人通过镜中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他感叹镜中的自己不再被故人怜爱,感到在谋生计策上的失策,暗示了仕途的不如意。诗人提到嵇康不适合做官,又追悔当初没有像刘备那样选择归隐田园。家庭贫困,柴火昂贵,诗人身处异乡,看到栗子小如拳头,生活艰辛。最后,他感慨万分,即使有高枕无忧的愿望,忧虑之事仍让他辗转反侧,一夜之间多次变换睡姿,体现了内心的焦虑和愁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寥落

寥落洞庭野,微风泛客裾。

袁宏咏史罢,孙登清啸馀。

月明流水去,夜静芙蓉舒。

城郭方多事,野兴一萧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漫郎

漫郎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须使鬼钱。

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酴醾

雨过无桃李,唯馀雪覆墙。

青天映妙质,白日照繁香。

影动春微透,花寒韵更长。

风流到尊酒,犹足助诗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小室

暂脱朝衣不当闲,澶州梦断已多年。

诸公自致青云上,病客长斋绣佛前。

随意时为师子卧,安心懒作野狐禅。

炉烟忽散无踪迹,屋上寒云自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