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我生》,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诗的开篇“我生抱幽忧,有癖结中抱”,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执着,仿佛在生命的深处埋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癖好或情感。接着,“当喜常咨咨,居常殊悄悄”两句,对比了诗人面对喜事时的咨询与日常生活的寂静,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一朝逢至人,如梦忽呼觉”描绘了诗人偶然遇到一位高人,如同从梦境中突然醒来,意识到生命中的真谛。接下来,“至言何须烦,胸中殊浩浩”表明了高人的教诲使诗人豁然开朗,心中的困惑与忧虑得以释放,变得宽广而深邃。
“古今等蘧庐,生死一浮泡”这一句,诗人将历史与个人的生命比作短暂的寓所和虚幻的泡沫,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随后,“委顺齐宠辱,冥怀无丑好”表达了诗人对宠辱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世间一切善恶的包容之心。
“得之亦不惊,失之曾不懊”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得失的超脱,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不再感到惊讶或懊恼。最后,“一身自悠悠,此外何足道”总结了诗人对自我生命的自在与满足,认为外界的一切都不值得过多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超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