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酌西湖酒。觉湖山、依然未老,游人如旧。
数过清明才六日,欲暖未晴时候。
正画舫、春明波透。
记得名园曾驻马,锦鞍鞯、浅映堤桥柳。
寻胜赏,重回首。不妨旋摘枝头有。
喜青青、垂丸带子,脆圆如豆。
想是和羹消息近,报与醉翁太守。
道玉铉、有人启奏。
红药当阶明似锦,觉娇莺、舞燕皆称寿。
唱此曲,付红袖。
不详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宵月色。叹暗水流花,年事非昨。
潇洒江南似画,舞枫飘柞。
谁家又唱江南曲,一番听、一番离索。
孤鸿飞去,残霞落尽,怨深难托。又肠断、丁香画雀。
记牡丹时候,归燕帘幕。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
如今雪上萧萧鬓,更相思、连夜花发。
柘枝犹在,春风那似,旧时宋玉。
便无他、杜鹃催去,匆匆春事能几。
看来不见春归路,飞絮又随流水。留也是。
怎禁得、东风红紫还飘坠。天涯万里。
怅燕子人家,沈沈夜雨,添得断肠泪。嬉游事。
早觉相如倦矣。谢娘庭院犹记。
闲情已付孤鸿去,依旧被莺呼起。谁料理。
正乍暖还寒,未是晴天气。无言自倚。
想旧日桃花,而今人面,都是梦儿里。
问长江、几分秋色,三分浑在烟雨。
何人折尽丝丝柳,此日送君南浦。帆且驻。
试说著、羊裘钓雪今何许。鱼虾自舞。
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
年年事,流水朝朝暮暮。天涯长叹飘聚。
衾寒不转钧天梦,楼外谁歌白纻。君莫诉。
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乡心最苦。
算只有娟娟,马头皓月,今夜照归路。
这情怀、怎生消遣。思量只是凄怨。
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君试看。
便杜牧风流,也则肠先断。更深漏短。
更听得杜宇,一声声切,流水画桥畔。
人间世,本只阴晴易换。斜阳衰草何限。
悲欢毕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无处问。
是闲倚帘栊,尽日厌厌闷。浮名尽懒。
但笑拍阑干,连呼大白,心事付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