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宝祐甲寅春赋

这情怀、怎生消遣。思量只是凄怨。

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君试看。

便杜牧风流,也则肠先断。更深漏短。

更听得杜宇,一声声切,流水画桥畔。

人间世,本只阴晴易换。斜阳衰草何限。

悲欢毕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无处问。

是闲倚帘栊,尽日厌厌闷。浮名尽懒。

但笑拍阑干,连呼大白,心事付归燕。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这种情感,如何排解?不断思索,只有悲伤和哀怨。
整个春天,我都在为花和柳树伤感,风雨又使它们零落凋零。你看看吧。
即使是杜牧那样的风流才子,面对这样的景象也会心碎。夜深了,时间过得更快。
还能听见杜鹃鸟在画桥边的流水旁,一声声凄厉地啼叫。
人世间,原本阴晴变换无常。夕阳下衰败的草木,无尽的凄凉。
悲欢离合每年都在重复,感叹生命的长短。无人能解答。
我只能无聊地倚着窗棂,整天郁郁寡欢。对浮华名声已无兴趣。
只是笑着拍打栏杆,连声呼唤畅饮,把心事寄托给归巢的燕子。

注释

消遣:排解、打发。
凄怨:悲伤、哀怨。
零乱:散乱、凋零。
杜牧:唐代诗人,以风流才子著称。
杜宇:杜鹃鸟,叫声凄凉。
斜阳:傍晚的太阳。
修短:寿命的长短。
阑干:栏杆。
大白:酒杯名,泛指酒。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想法。

鉴赏

这首宋词《摸鱼儿·宝祐甲寅春赋》由柴望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的孤寂与哀愁。开篇“这情怀、怎生消遣”,直接抒发了内心难以排解的情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接下来,“思量只是凄怨”进一步渲染了愁绪,将春光中的花柳描绘成引发哀伤的对象,暗示了人事无常和风雨摧残。

“杜牧风流,也则肠先断”借用杜牧的典故,表达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以及自己此刻的悲凉心境。“更深漏短”点明时间的流逝,而杜宇的啼声和流水画桥的静谧画面,更增添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人间世,本只阴晴易换”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夕阳、衰草象征着时光荏苒和岁月沧桑。“悲欢毕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叹。最后,词人选择逃避浮华,借“闲倚帘栊,尽日厌厌闷”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以“笑拍阑干,连呼大白,心事付归燕”寄托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寄托于自然和飞鸟之中。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别沧洲赵茂仲

载酒何人,登临处、沧洲空阔。

凭阑外、晴杨两岸,晚烟泼□。

水鸟不知梁燕去,溪山半属冬青阁。

有小舟、隐约载歌姝,调新曲。留与去,如何得。

风又雨,催行色。共白蘋红蓼,好生飘泊。

别后三年重会面,人生几度三年别。

正乡心、客梦两绸缪,城头角。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九日客金陵

菊雨凄凄江露凉,客中无酒对重阳。

去年黑发今年白,不似黄花岁岁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日

芳草晴时春日低,樱桃花发乱莺啼。

也应船上看山色,不似青山送马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春词

炉烟爇尽冷衣篝,长乐钟声半入楼。

燕子不归春梦断,刺桐花月上帘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