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赠前婺川令毛公迁舍》。诗中以“六年婺水尚遗思”开篇,流露出对前任县令毛公在婺水任职六年的怀念之情。接着,“择里三迁裕德时”一句,表达了毛公在选择居所时,注重提升品德修养的高尚情操。
“竹叶遥分滦海色,桂花初发蓟门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和赞美毛公的品格与才华,竹叶象征着坚韧不拔,桂花则寓意着高洁与清雅。通过“滦海”与“蓟门”的远近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毛公的影响力与成就。
“官从丹窟颜应驻,业喜趋庭发未丝”则表达了对毛公官场生涯的肯定与赞赏,同时期待他能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活力。“丹窟”象征官场的复杂与挑战,“趋庭”则是指家庭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独愧征尘老双鬓,羡君能诵考槃诗”两句,诗人自谦并表达对毛公的敬佩之情。戚继光以自己的白发与征途上的辛劳,反衬出毛公能够静心诵读《考槃》这样的修身养性之诗,展现出毛公在忙碌公务之余,仍不忘修身齐家的高远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毛公个人品质、成就及生活态度的描绘,既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