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二月二十二日雪十韵

晓白乾坤静,寒消气候侵。

麦滋堆垄疾,花没聚枝深。

浩荡中春尾,昭苏庶汇喑。

函关双粉蝶,绣岭一瑶林。

鹤冷惊幽梦,莺愁閟好音。

拂衣轻点缀,落酒旋浮沉。

门拥藏高卧,窗明照独吟。

飘时穿箔罅,积处值楼阴。

南客增萧索,东风助浸淫。

年来交态浅,乘兴欲谁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宁静的天地,寒冷逐渐消退,气候开始转变。
麦田生长迅速,一片连着一片,花朵密集在树枝深处。
春天的尾声浩荡无边,万物复苏的声音悄然无声。
函谷关两侧有成对的蝴蝶飞舞,绣岭上则是如瑶池般的美景。
冷鹤的鸣叫惊扰了幽深的梦境,黄莺的歌声因愁绪而中断。
轻轻挥袖,酒液在杯中起伏,随风摇曳。
门内有人高卧,窗外明亮,只有独自吟诗。
花瓣飘落时穿过窗户的缝隙,堆积在楼阴之下。
南方的客人更感凄凉,春风加剧了这种感觉。
近年来交情淡薄,我兴致勃勃却不知找谁共饮。

注释

晓白:清晨明亮。
乾坤:天地。
寒消:寒冷消退。
昭苏:万物复苏。
函关:古代关隘名。
粉蝶:彩色蝴蝶。
瑶林:仙境般的林木。
鹤冷:冷鹤的叫声。
閟:停止。
箔罅:窗户缝隙。
浸淫:扩散,蔓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二月二十二日雪后清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的宁静与清新。首联“晓白乾坤静,寒消气候侵”描绘了早晨雪后的世界,白茫茫一片,万物寂静,寒气渐消。颔联“麦滋堆垄疾,花没聚枝深”写麦田里的雪堆积如丘,花朵被雪覆盖,显得深沉而美丽。

颈联“浩荡中春尾,昭苏庶汇喑”进一步点明这是早春时节,春意虽未完全显现,但生机已在潜滋暗长。接下来的“函关双粉蝶,绣岭一瑶林”通过粉蝶和瑶林的形象,展现出雪后世界的洁净与雅致。

“鹤冷惊幽梦,莺愁閟好音”则寓情于景,以鹤的冷寂和莺的愁绪,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尾联“拂衣轻点缀,落酒旋浮沉”写诗人独自品酒赏雪,雪花飘落杯中,仿佛在增添生活的诗意。

全诗以雪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人情世故的淡泊。最后两句“年来交态浅,乘兴欲谁寻”,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疏远的无奈,以及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咏雪诗。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孙曼叔待制安抚至陕西先以诗寄

不同四客老商山,朝出东宫暮近班。

鹏翼岂容时暂息,龙鳞祇自岁馀攀。

身犹侍从先康济,心与生灵共歉艰。

郡国尚闻愆雨泽,朝廷西顾动天颜。

凌虚禁阁违登降,触热轺车事往还。

赤地相望千里外,清风一洒百尘间。

谁知奉使今持节,比见从戎昨过关。

漫学弹冠贡公喜,鬓毛萧飒欲投閒。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次韵元恕苦寒之什

繁云凝不散,朔吹动无涯。

林秃霜摧叶,河胶冻裂沙。

饥禽啄石发,彊鼠堕檐牙。

应有四方客,倍怀千里家。

老松坚自若,病竹折相叉。

喜拥重衾麝,愁闻绝塞笳。

谋温藉狐腋,辟冷泥榴花。

岂待穷冬雪,方为气象誇。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两浙转运使吕少卿挽辞

卿月无光没使星,属封涕泪逐霜零。

敝裯旧服从身殓,素节清风到目瞑。

澄汰浊流师孟博,诛求横赋罪延龄。

尘埃尚父当年玉,寂寞韦贤奕世经。

千里九秋伤旅榇,一门三相起家庭。

谁提大笔书功行,为激贪夫作美铭。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依韵和志国首夏霖雨之作

平溪涨雨欲过人,后土浮泥苦寄身。

但得薰风如舜世,未应大水似尧民。

渊鱼弄沫知生乐,林鸟啼饥与死滨。

急浪横流成浩荡,阴云狂态转纷纶。

杯觞自好消长日,草树犹疑泣晚春。

杖策北园寻傲吏,葛衣飘洒任吾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