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文彰炳变,麟史载于菟。

莫负编须勇,须怀履尾虞。

耻将豺共弃,忍与兕为徒。

啸谷非威怒,风从慑万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伟大的文章彰显变革的力量,记载在珍贵的史书中。
不要辜负编纂者的勇气,要铭记谨慎如履薄冰的道理。
羞于与豺狼为伍,怎能忍受与猛兽同行。
在山谷中长啸并非出于威严愤怒,而是凭借风的力量震慑众人。

注释

雄文:伟大的文章。
麟史:珍贵的史书,比喻重要的文献。
编须:编纂者,指撰写或整理历史的人。
履尾虞:比喻谨慎小心,如履薄冰。
豺:凶猛的野兽。
兕:犀牛一类的大型猛兽。
啸谷:在山谷中大声呼叫。
风从:风随从,形容影响力大。
慑万夫:震慑众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虎》,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丁谓之手。这是一首写实而充满象征意味的五言绝句,通过描绘老虎的雄壮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忧虑。

“雄文彰炳变”一句,以老虎的威猛形象开篇,展现其不可一世之姿。"麟史载于菟"则指老虎作为瑞兽,常被记入史册以示吉祥,但这里却有着某种讽刺意味,似乎在说这种伟岸已不再属于这个时代。

接着的“莫负编须勇”和“须怀履尾虞”,是对自己内心的自勉与警醒。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辜负了过去的英勇,以及那些被遗忘在尘土中的誓言,暗指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勇气与初衷正面临着考验。

"耻将豺共弃,忍与兕为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和失望。豺(一种凶猛的野兽)代表着那些恶势力,而兕则是老虎的幼崽。这里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与这些恶势力为伍也让人感到耻辱,甚至连自己的后代也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最后两句“啸谷非威怒,风从慑万夫”则是对老虎本能的描绘,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啸谷指的是老虎在山谷间发出的吼声,这不是出于愤怒,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而“风从慑万夫”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感的力量,仿佛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强大呼唤,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一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老虎这一强烈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个人的勇气、坚守初衷以及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是一篇融合了写实与抒情元素的杰作。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虎丘

久尘黄阁侍威颜,忽拥高牙出帝关。

玉佩乍辞文石陛,锦衣重到虎丘山。

仙飙时傍潺湲起,珍羽多从杳霭还。

官大宠深难得暇,林泉怀旧是偷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莫羡双南美,休贪九牧珍。

入怀宁让粟,攫市不防人。

越冶模良弼,燕台礼上宾。

徒誇满堂富,永胜一经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鱼(其一)

戏叶复依蒲,登龙是去途。

何烦垂翡翠,未肯畏鹈鹕。

已负吞舟大,终无涸辙虞。

濠梁宁足乐,相忘在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盛礼尊元服,嘉名重进贤。

穷奢讥鵔鹊,极品贵貂蝉。

就列峨章甫,瞻颜仰邃延。

谁知远游制,宠锡自高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