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

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

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

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

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两棵玉蕊高耸的树,在松桂的映照下互相辉映。
一直以来,它们都保持着洁净,今夜月光依然明亮照耀。
它们的秀美超越了丛兰的色彩,艳丽程度胜过繁花的香气。
世人都嫌它们完美无缺,又何需再追求清新的芬芳呢?

注释

玉蕊:指花朵,这里特指某种高洁的花。
相辉:相互照耀。
松桂:松树和桂树,象征高雅。
向来:一直以来。
尘不杂:没有尘埃,形容洁净。
此夜:今晚。
艳吞:艳丽程度超过。
秾李:盛开的李花,形容花香浓郁。
世人:一般人。
嫌:嫌弃。
具美:完美无缺。
何必:何必还要。
清香:清新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夜月光下的园林景象,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应过分追求的哲理。开篇“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写出了两棵高耸的玉蕊花树在松柏丛中交辉发光的情景,既形象地描绘了园中的美丽风光,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之境。

“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则是说这夜晚没有一丝尘埃,月亮依旧明净照耀,表达了一个纯净无瑕的环境。紧接着,“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具体描写了玉蕊花树间杂生的兰草和鲜艳如画的李花,这些自然景物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迷人。

最后两句“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则是诗人的感叹。意谓世人对于已经十分美好的事物还要追求更多的完美,不满足于现有的美貌,总想让它变得更加清新、芬芳。这反映了诗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即欣赏并珍惜眼前所拥有,而不必过分苛求。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生活智慧。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兴元沈氏庄

清浅萦纡一水间,竹冈藤树小跻攀。

露沾荒草行人过,月上高林宿鸟还。

江绕武侯筹笔地,雨昏张载勒铭山。

异乡一笑因酣醉,忘却愁来鬓发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吊方干处士二首(其一)

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交犹及前辈,语不似今人。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敛衣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咏

白发三千丈,青春四十年。

两牙摇欲落,双膝痹如挛。

强仕非时彦,无闻惜昔贤。

自期终见恶,未忍舍遗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