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
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
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丁正臣通判复州》。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两句,意味着世间的一切成败得失都由命运所安排,人们却往往白费心机去追求。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心境。这里的“冬温”指的是异常温暖的冬天,“少霜雪”、“松短”、“蓬蒿”都形容了一种非典型的自然景象,从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两句,则是对朋友即将远行以及他未来的荣耀的预祝。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朋友未来所取得成就的期待。
最后,“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则是在送别时对过往点滴回忆的提及,同时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自己和朋友共同经历的人生旅程有着深刻的感悟。其中“碌碌者”指的是平凡无奇的事情,“太华与秋毫”则可能象征着宏大与细微,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万象的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
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沈不举,秋柝寂无虞。
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云愁雪欲零,四牡出郊坰。
古塞烟华紫,寒沙日气青。
金门秘鸡树,朱节耀龙庭。
几夜天街北,遥占汉使星。
万里东瓯外,溪山秀出群。
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
正用慈良化,居无牒诉纷。
谁云远京国,佳政日相闻。
皂盖五骅骝,今来异昔游。
箪壶交里舍,铙吹下瀛州。
寿酒行当举,归鞭不可留。
春光久相待,先在锦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