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知永州陈秘丞瞻赴任

赴郡逢秋节,晨征思爽然。

过桥犹见月,临水忽闻蝉。

野色藏溪树,香风撼渚莲。

此行君得意,千里独摇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赶往郡府正值秋天的节日,清晨出行心情格外清爽。
过了桥还能看见明亮的月光,临近水面忽然听到蝉鸣。
野外的景色隐藏在溪边的树木中,清新的香气摇动着水中的莲花。
这次行程你一定能满意,独自一人驱马千里的路程你潇洒挥鞭。

注释

赴郡:前往郡府。
秋节:秋季的节日。
晨征:清晨出发。
爽然:清爽愉快。
过桥:走过桥梁。
见月:看见月亮。
闻蝉:听见蝉鸣。
野色:野外风光。
溪树:溪边的树木。
香风:香气四溢的风。
撼渚莲:摇动水中的莲花。
君得意:你心情愉悦。
千里:千里之遥。
独摇鞭:独自驾驭马匹挥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早晨赴任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清新脱俗、心旷神怡的情怀。"赴郡逢秋节,晨征思爽然"中,“赴郡”指的是前往郡城赴任,“逢秋节”则是遇到了秋天的佳节,这个季节常被用来形容清新和明朗之感,"晨征"表达了早晨出发的氛围,而“思爽然”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畅快与愉悦。

"过桥犹见月,临水忽闻蝉"写出了行走中的景象和声音。"过桥犹见月",可能是因为晨雾未消,或许是夜晚的月亮尚未完全隐去,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超然物外之感;“临水忽闻蝉”则是在水边偶尔听到了蝉鸣声,蝉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生机勃勃、生命力强的象征意义。

"野色藏溪树,香风撼渚莲"一句,更是深入描绘了自然景观。"野色藏溪树"表达了树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而“香风撼渚莲”则形容了一种清新和雅致的感觉,"渚莲"指的是水中的荷花,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品格高洁。

最后,“此行君得意,千里独摇鞭”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满意和自信。这一句也暗示了一种独立自主、心旷神怡的情怀,以及对于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态。

收录诗词(3)

朱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潭州。朱葆光子。少好读书,时朱遵度称“朱万卷”,昂称“小万卷”。宋初,为衡州录事参军。真宗咸平二年,召为翰林学士。逾年,以工部侍郎致仕。喜购奇书,以讽诵为乐,自称退叟。卒,门人私谥正裕先生。有《资理论》、文集

  • 字:举之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925—1007

相关古诗词

涪州江心有巨石隐于深渊石傍刻二鱼古记云鱼出岁必大丰端拱元年十二月十有四日昂自瞿塘回遵途于此知郡琅琊王公□云石鱼再出来岁复稔昂往而观之果如所说因歌圣德辄成一章

欲识丰年兆,扬鬐势渐浮。

只应同在藻,无复畏吞钩。

去水非居辙,为祥胜跃舟。

须知明圣代,涵泳杳难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数峰岚翠朝昏见,一径莓苔出入疏。

宗炳不离庐岳社,戴逵原在剡州居。

篱边旧种千竿竹,架上新添百帙书。

弟侄一科双折桂,不劳人问道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

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

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

行藏愿与君同道,祇恐蹉跎我独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尘土呈介甫

尘土纷纷起处微,祇随风力乱嘘吹。

高张白雾横宫阙,低引轻云暗路歧。

坐客昏蒙归耳目,行人斑白上须眉。

谁知霶霈天飞雨,洗涤轻浮会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