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

妾家本住吴山侧,曾与吴姬斗颜色。

燕脂两脸绿双鬟,有貌有才为第一。

十岁能吟谢女诗,十五为文学班姬。

十六七后渐多难,一身困瘁成流离。

尔后孤贫事更多,教妾一身无奈何。

其时痴騃被人误,遂入朱门披绮罗。

朱门美人多嫉妒,教妾一身无所措。

眉不敢画眼不抬,饮气吞声过朝暮。

受尽苦辛人不知,却待归时不得归。

罗衣满身空挹泪,何时却著旧时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从少女时期的才华横溢到后来命运多舛的悲惨遭遇。开篇以“妾家本住吴山侧”引入,展现女子的出身背景,接着描述她与吴地女子争艳,展现出她的美貌与才华。随后,诗人通过“十岁能吟谢女诗,十五为文学班姬”两句,强调了女子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然而,好景不长,女子在十六七岁后遭遇诸多苦难,生活变得困顿不堪。之后,她因某种原因嫁入富贵人家,却在新环境中遭受夫家人的嫉妒和排挤,被迫承受种种压迫。女子的尊严和自由被剥夺,她不敢轻易显露自己的情感,只能默默忍受着生活的重压。

最后,女子感叹自己无法回到过去,只能穿着华丽的罗衣,徒然落泪,渴望重新穿上旧时的衣服,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由盛转衰的命运变迁,以及她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如今

如今八月九月时,吟翁还爱黄菊篱。

及见清风杨柳枝,时时对柳呼酒卮。

头颅半秃牙齿稀,村田未去寻牛衣。

为唱骊驹不及时,主人先道无庸归。

形式: 古风

梦中作

诗翁吟袖忽翩然,使脱红尘腾紫烟。

一身病骨如生翅,两道银河不用船。

奔星相随趁明月,鸣鸾引去追飞仙。

琅玕树下夜宴起,云童为汲瑶山水。

仍遣诗筒寄阆风,诗筒落下烟霞中。

人閒知是吟哦翁,举头齐望青冥空。

形式: 古风

谁何哭

谁何哭,哀且危。白头母,朱颜儿。

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

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

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谁何哭,哀复哀。

肠未绝,心先摧。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

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

一日一夜閒,十生九复死。

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辛抱痛无人知。

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

形式: 古风

客去

客去即吟诗,吟诗即饮酒。

时时进一杯,往往积成斗。

贪忆洛阳花,忘却江头柳。

借问别离客,得似寻常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