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五十五)剑

带牛移汉俗,匣刃出酆城。

安得治复古,器农不器兵。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此诗《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五十五)中的“剑”,寓意深远,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与和平的渴望。

首句“带牛移汉俗”,以“牛”象征农业文明,暗示通过农业发展来改变社会风气,使人们回归淳朴的生活方式,摆脱战争与暴力的侵扰。这里的“汉俗”泛指古代汉族的风俗习惯,强调了通过和平手段来影响和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性。

次句“匣刃出酆城”,“匣刃”指的是剑的收纳与保护,而“酆城”则在古代文献中常与战争、杀戮相关联。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从战争与杀戮中解脱出来,将剑置于匣中,意味着放弃暴力,追求和平。这里暗含着对过去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状况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安得治复古,器农不器兵”,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如何才能实现社会的治理回到古代的淳朴状态?让农具成为真正的农具,而非战争中的武器。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以及对未来和平社会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剑”的意象,巧妙地探讨了社会变革、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问题的深思。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五十六)香

小炷博山鼎,半残心字灰。

游蜂何处客,应为百花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五十七)茶

人多愁水厄,若个有诗情。

灵草还知我,平生事不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五十八)师

绛帐风流远,青襟礼貌骄。

定须防射羿,何必问嘲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五十九)学

邑化弦歌地,邻渐俎豆风。

二三言志子,六七咏归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