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其四)西方七宿

昴,七星一聚实不少。

阿西月东各一星,月下五黄天阴名。

阴下六乌刍藁营,营南十六天苑形。

河里六星名卷舌,舌中黑点天谗星,砺石舌傍斜四丁。

形式: 古风

翻译

昴宿由七颗星聚集而成,确实不少。
阿西星在月亮之西,月东则有另一星,月亮下方五颗星泛黄,这被称为天阴。
天阴之下有六颗星像乌鸦般排列,它们是刍藁星官,营宿南边有十六颗星构成了天苑的形状。
银河中有六颗星被称作卷舌,卷舌中有一点显得较暗,那是天谗星,旁边还斜着四颗星,仿佛磨刀石一般。

注释

昴:星宿名,属二十八宿之一,位于现代星座划分中的金牛座。
七星一聚:指昴宿由七颗星组成。
不少:很多。
阿西:星名,可能指特定的星辰位置。
月东:月亮东方。
一星:指另一颗特定的星。
月下五黄:指月亮下方的五颗黄色星星。
天阴:星官名,象征阴云覆盖。
六乌:形容六颗星的排列形态,可能象征乌鸦。
刍藁:星官名,通常与农业或草料相关。
营:这里指星群布局,可能象征某种营地或集合。
河里六星:指银河中的六颗星。
卷舌:星官名,形象地描述了这些星的排列形态。
舌中黑点:卷舌星中较暗的部分。
天谗星:特定的星名,可能与古代天文占卜中的谗言、诽谤有关。
砺石:磨刀石,这里形容旁边的四颗星形状。
斜四丁:倾斜排列的四颗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空中星辰的布局,充满了神秘和哲理。昴星团聚,七星齐全,显示了宇宙的完整与和谐。阿西月东各一星,可能象征着独立或特殊的存在。而月下五黄,则可能隐喻着中土或中央之意,天阴名则可能指代某种神秘的力量或命运的安排。

阴下六乌刍藁营,营南十六天苑形,这些星象的描述富含了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与思考。河里六星名卷舌,舌中黑点天谗星,则像是某种预言或命运的暗示。砺石舌傍斜四丁,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星空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宇宙、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天文学知识的掌握。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蕴含着深邃的寓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31)

王希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号:丹元子
  • 籍贯:唐时

相关古诗词

丹元子步天歌(其五)西方七宿

毕,恰似爪叉八星出。

附耳毕股一星光,天街两星毕背傍。

天节耳下八乌幢,毕下横列六诸王。

王下四皂天高星,节下团圆九州城。

毕口斜对五车口,车有三柱任纵横。

车中五个天潢精,潢畔咸池三黑星。

天关一星车脚边,参旗九个参车间。

旗下直建九斿连,斿下十三乌天园,九斿天园参脚边。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六)西方七宿

觜,三星相近作参蕊。

觜上坐旗真指天,尊卑之位九相连。

司怪曲立坐旗边,四鸦大近井钺前。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七)西方七宿

参,总有十星觜相侵。

两肩䨥足三为心,伐有三星足里深。

玉井四星右足阴,屏星两扇井南襟。

军井四星屏上吟,左足下四天厕临,厕下一物天屎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丹元子步天歌(其一)南方七宿

井,八星横列河中净。

一星名钺井边安,两河各三南北正。

天樽三星井上头,樽上横列五诸侯。

侯上北河西积水,欲觅积薪东畔是。

钺下四星名水府,水位东边四星序。

四渎横列南河里,南河下头是军市。

军市团圆十三星,中有一个野鸡精。

孙子丈人市下列,各立两星从东说。

阙丘二个南河东,丘下一狼光蒙茸。

左畔九个弯弧弓,一矢拟射顽狼胸。

有个老人南极中,春秋出入寿无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