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其一)西方七宿

奎,腰细头尖似破鞋。

一十六星绕鞋生,外屏七乌奎下横。

屏下七星天溷明,司空左畔土之精。

奎上一宿军南门,河中六个阁道形。

附路一星傍道明,五个吐花王良星,良星近上一策名。

形式: 古风

翻译

奎宿形象腰身细,头部尖锐像破鞋。
十六颗星星围绕鞋边生辉,外屏区域有七颗乌星横跨在奎宿下。
屏宿下有七星组成天溷明亮,司空星左边是土地精华的象征。
奎宿上方有一宿名为军南门,银河中有六颗星形成阁道的形态。
靠近阁道旁有一颗明亮的附路星,五颗星吐露花状是王良星群,王良星附近还有一策星闪亮。

注释

奎: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常被描绘成一种类似鞋子的星官。
腰细头尖似破鞋:形容奎宿的形状特征。
一十六星:指围绕奎宿的十六颗星。
外屏:星官名,位于奎宿旁边。
七乌:指外屏区域的七颗星,因其排列或颜色得名。
横:横向分布。
屏下七星:指天溷星官,由七星组成。
天溷:星官名,象征天上的溷厕,亮度显著。
司空:星官名,与土元素相关联,代表土地或官员。
左畔:左侧。
土之精:比喻为土地的精华或能量。
奎上一宿:指军南门星官,位于奎宿之上。
军南门:星官名,可能与古代军事或方位有关。
河中:银河之中。
六个:数量,指阁道星官中的星数。
阁道:星官名,形象地描述为银河中的通道。
附路:星名,伴随在阁道星旁。
傍道明:靠近通道,明亮可见。
五个:数量,指王良星群中的星数。
吐花:形容星星如花朵绽放,美丽而显眼。
王良:星官名,通常与驾车的神或勇士相关联。
良星近上:靠近王良星的上方。
一策名:指策星,可能是指导星或计谋之星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空中星宿的景象,通过对星辰位置的精确描述,展现了古人对天文观测的深入了解和敬畏之心。语言简洁而富有想象力,如“奎,腰细头尖似破鞋”便形象地描绘了奎宿的外观,而“一十六星绕鞋生”则展示了诗人对星座结构的熟悉。整首诗通过对天文现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和谐共生的情怀。此外,诗中还融入了神话色彩,如“司空左畔土之精”等用语,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息。

收录诗词(31)

王希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号:丹元子
  • 籍贯:唐时

相关古诗词

丹元子步天歌(其二)西方七宿

娄,三星不匀近一头。

左更右更乌夹娄,天仓六个娄下头。

天庾四星仓东脚,娄上十一将军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丹元子步天歌(其三)西方七宿

胃,三星鼎足河之次。

天廪胃下斜四星,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太陵,陵北九个天船名。

陵中积尸一个星,积水船中一黑精。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四)西方七宿

昴,七星一聚实不少。

阿西月东各一星,月下五黄天阴名。

阴下六乌刍藁营,营南十六天苑形。

河里六星名卷舌,舌中黑点天谗星,砺石舌傍斜四丁。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五)西方七宿

毕,恰似爪叉八星出。

附耳毕股一星光,天街两星毕背傍。

天节耳下八乌幢,毕下横列六诸王。

王下四皂天高星,节下团圆九州城。

毕口斜对五车口,车有三柱任纵横。

车中五个天潢精,潢畔咸池三黑星。

天关一星车脚边,参旗九个参车间。

旗下直建九斿连,斿下十三乌天园,九斿天园参脚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