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一)

温气冰底归,忽忽六过旬。

园林改柯叶,鸟声日日新。

耕稼百年外,四郊无短闉。

高丘试顾望,俯仰迹已陈。

信陵松郁郁,不见曩时人。

空怀负暄赏,莫望属车尘。

腹中书万卷,阽死沟壑滨。

投壶与射覆,一笑物皆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温暖的气息从冰下回归,转眼间已六十多岁。
园林中的树木更换了新枝叶,鸟儿的歌声每天都更新鲜。
在遥远的将来,四周郊野再无矮墙环绕。
站在高丘上回顾,俯仰之间,往事已成陈迹。
信陵台上的松树繁茂,却见不到往昔的人。
空想着享受冬日阳光,不必期待权贵的车马扬起的尘土。
虽然腹中藏书万卷,却可能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无论是投壶游戏还是猜谜游戏,一笑之间万物都充满春天的气息。

注释

温气:温暖的气息。
冰底:冰下。
忽忽:转眼间。
改柯叶:更换枝叶。
日日新:每天更新。
耕稼:耕田劳作。
短闉:矮墙。
高丘:高高的山丘。
迹已陈:往事已成过去。
信陵松:信陵台的松树。
曩时人:昔日的人。
负暄:享受冬日阳光。
属车尘:权贵的车马尘土。
阽死:面临死亡。
沟壑滨:沟壑边。
投壶:古代的一种游戏。
射覆:猜谜游戏。
一笑:一笑之间。
皆春:充满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一)》。诗中,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变化和人生的感慨。首句“温气冰底归”形象地写出冬去春回,温暖的气息从寒冷的冬季复苏,暗示着生机勃发。接下来,“忽忽六过旬”表达了时光匆匆,诗人已届六十,感叹岁月如梭。

“园林改柯叶,鸟声日日新”描绘了春天里园林景色的变化,树木新叶替换旧枝,鸟儿的鸣叫声也日益清新,充满了生机活力。诗人借此寓言人生更迭,新事物不断涌现。

“耕稼百年外,四郊无短闉”暗指世事变迁,田园生活虽遥远,但城市四周依然开阔,没有过多的限制。诗人回首过去,感慨“高丘试顾望,俯仰迹已陈”,在高处眺望,自己的足迹已经留下,时光荏苒。

“信陵松郁郁,不见曩时人”借信陵君的典故,表达对旧友的怀念,昔日的人和事如今已难觅踪影。诗人感慨之余,意识到“空怀负暄赏,莫望属车尘”,美好的时光不再,只能空怀追忆,不抱期望。

最后两句“腹中书万卷,阽死沟壑滨”表达了诗人的才学深厚,却身处困境,可能面临贫困甚至死亡的威胁。然而,他仍能以“投壶与射覆,一笑物皆春”的乐观态度,寄情于游戏,让万物充满春天的气息,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的乐观精神。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二)

种萱欲遣忧,丛薄空自绿。

洗心日三省,人亦不我谷。

谁能书窗下,草玄抱幽独。

白首官不迁,校书汉天禄。

身当万户侯,鼓吹拥部曲。

解佩著犀渠,张弓插彫服。

何时李将军,射猎出上谷。

形式: 古风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三)

春风鸣布谷,天道似劝分。

持饥望路人,谁能颜色温。

笑忆枯鱼说,诙谐老漆园。

湘累不得禄,哀怨写荃荪。

千年涧谷松,惭愧雨露恩。

思为万乘器,顾掩斧凿痕。

形式: 古风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五)

鲁公但食粥,百口常忧煎。

金张席贵宠,奴隶乘朱轩。

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后先。

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

俄顷花柳静,烟暖谷鸟喧。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下流多谤议,高位又疾颠。

空馀壮士志,不逐四时迁。

形式: 古风

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斗野亭庚申十月庭坚和

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

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

僧构擅空阔,浮光飞栋甍。

维斗天司南,其下百渎倾。

贝宫产明月,含泽遍诸生。

槃礴淮海间,风烟侵十城。

籁箫吹木末,浪波沸庖烹。

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

白鸥远飞来,得我若眼明。

佳人归何时,解衣绕厢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