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
汉主马踪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
云扶踊塔青霄庳,松荫禅庭白日寒。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远的梵宫香阁,攀援着云霞之上,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天柱孤峰宛如掌中可玩,显示出大自然的雄伟与诗人的胸襟。汉主马踪,历史的痕迹已经被时光磨灭,只剩下野草蔓生,而法王身相则是佛教中对佛陀庄严相好的描述,与空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云中的塔楼在青霄之上显得异常孤独,而松荫下的禅庭则是清净之地,即便是在寒冷的白日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
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无奈,虽然戴逵的心事无法展开,但依赖于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新赠予他的比琅玕(一种珍贵的玉器),这份情谊如同宝物一般珍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佛教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高洁的人格。
不详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昨日看摇落,惊秋方怨咨。
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
世事空名束,生涯素发知。
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相逢遽叹别离牵,三见江皋惠草鲜。
白发俱生欢未再,沧州独往意何坚。
愁看郡内花将歇,忍过山中月屡圆。
终日望君休汝骑,愧无堪报起予篇。
正当楚客伤春地,岂是骚人道别时。
俱徇空名嗟欲老,况将行役料前期。
劳生多故应同病,羸马单车莫自悲。
明日相望隔云水,解颜唯有袖中诗。
爱君修政若修身,鳏寡来归乳雉驯。
堂上五弦销暇日,邑中千室有阳春。
谓乘凫舄朝天子,却愧猪肝累主人。
辞后读君怀县作,定知三岁字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