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滁州见寄

相逢遽叹别离牵,三见江皋惠草鲜。

白发俱生欢未再,沧州独往意何坚。

愁看郡内花将歇,忍过山中月屡圆。

终日望君休汝骑,愧无堪报起予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初次相遇就感叹即将分别,三次在江边见到你,惠草显得格外鲜绿。
我们都已白发苍苍,但欢乐不再,独自前往那遥远的沧洲,你的决心多么坚定。
看着郡里的花儿即将凋谢,心中愁苦,忍受着山中月圆又缺的轮回。
我整天盼望着你不要骑马远行,只因我惭愧无法以诗回报你的深情厚谊。

注释

相逢:初次相遇。
遽:突然。
别离:分离。
牵:触动。
三见:多次相见。
江皋:江边。
惠草:一种植物,这里代指友人。
鲜:鲜艳。
白发俱生:两人都已头发斑白。
欢未再:欢乐不再。
沧州:泛指远方或隐居之地。
意何坚:决心坚定。
愁看:满怀愁绪地看着。
郡内:郡城之内。
花将歇:花儿即将凋零。
忍过:忍受。
月屡圆:月亮多次圆缺。
终日:整天。
休汝骑:劝你不要骑马远行。
愧无:惭愧没有。
堪报:足以回报。
起予篇:兴起诗篇来回应。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感慨友人的离别与相逢中,流露出对友情深厚的珍惜和不舍。开篇即以“相逢遽叹别离牵”点出主题,表达了每次相见都不得不提起的离别之痛,以及这种痛楚如同缠绕心头的牵挂。

“三见江皋惠草鲜”则描绘了三次在江边相遇时,惠草依旧鲜绿的情景,这里的惠草象征着友情的长存与纯洁,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对这份友谊的珍视。

接着“白发俱生欢未再”表达了岁月流逝,头发斑白,却仍然没有再次体会到当初那般欢乐时光的遗憾。紧随其后,“沧州独往意何坚”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友人的离别中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愁看郡内花将歇,忍过山中月屡圆”这两句,通过对即将凋谢的花朵和连续出现的满月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忧愁。

最后,“终日望君休汝骑,愧无堪报起予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对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这份情感的自谦和歉仄。这里的“休汝骑”意味着希望朋友能够暂时停留,不要急于离去,而“愧无堪报起予篇”则是诗人觉得自己的文字不足以表达心中的万分之一,流露出一种文学上的自卑和对友情深度的敬畏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朋友观念,以及他们对于人生相遇与离别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5)

独孤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至之
  • 籍贯:河南洛阳
  • 生卒年:725~777

相关古诗词

答皇甫十六侍御北归留别作

正当楚客伤春地,岂是骚人道别时。

俱徇空名嗟欲老,况将行役料前期。

劳生多故应同病,羸马单车莫自悲。

明日相望隔云水,解颜唯有袖中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詶常郿县见赠

爱君修政若修身,鳏寡来归乳雉驯。

堂上五弦销暇日,邑中千室有阳春。

谓乘凫舄朝天子,却愧猪肝累主人。

辞后读君怀县作,定知三岁字犹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詶皇甫侍御见贺之作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宁詶郑县刘少府兄赠别作

往年脱缝掖,接武仕关西。

结绶腰章并,趋阶手板齐。

仙山不用买,朋酒日相携。

抵掌誇潭壑,忘情向组圭。

事迁时既往,年长迹逾暌。

何为青云器,犹嗟浊水泥。

役牵方远别,道在或先迷。

莫见良田晚,遭时亦杖藜。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