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二首(其二)

阳晖烁四野,万里纤云收。

羲和困路远,正午当空留。

枝条不动影,草木皆含愁。

深林虎不啸,卧喘如吴牛。

蜩蝉一何微,嗟尔徒啾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阳光普照大地,万里天空无一丝云彩。
太阳运行到遥远的路途,正午时分依然高悬空中。
树枝静止不动,连影子也显得忧郁。
森林深处老虎不再咆哮,只听见像吴牛一样的喘息声。
蝉鸣如此微弱,唉,你们只是徒然地叫着。

注释

阳晖:阳光。
烁:照耀。
四野:广阔的田野。
纤云:稀疏的云彩。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困路远:行程遥远。
正午:中午时分。
枝条:树枝。
不动:静止。
含愁:带着忧郁。
深林:深深的森林。
虎不啸:老虎不吼叫。
吴牛:比喻因炎热而喘息的牛。
蜩蝉:蝉。
微:微弱。
嗟尔:唉,你。
徒啾啾:徒然地鸣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大热二首(其二)》。诗人以夏日炽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阳晖烁四野"展现了阳光普照大地的热烈景象,"万里纤云收"则暗示了天空晴朗无云,炎热更为显著。"羲和困路远,正午当空留"运用神话中的羲和驾车日行之说,表达太阳在正午时分仿佛停滞不前,强调了酷暑难耐。

接下来,诗人通过"枝条不动影,草木皆含愁",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现出万物在高温下静默无言的无奈。"深林虎不啸,卧喘如吴牛"更是形象地刻画出连猛虎也因酷热而不敢发出声音,只能像吴地水牛一样喘息的情境。

最后两句"蜩蝉一何微,嗟尔徒啾啾",诗人对蝉鸣声进行了独特解读,认为蝉鸣虽然微弱,却显得尤为刺耳,表达了对夏日烦扰的厌倦和对清凉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炎炎的苦闷与寂静,以及人们对清凉的向往。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大热二首(其一)

四时成万物,寒暑迭钧陶。

壮阳当用事,大夏蒸炎歊。

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

身微天地阔,四顾无由逃。

九门阊阖开,万仞昆崙高。

积雪寒凛凛,清风吹寥寥。

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

形式: 古风

小饮坐中赠别祖择之赴陜府

明日君当千里行,今朝始共一樽酒。

岂惟明日难重持,试思此会何尝有。

京师九衢十二门,车马煌煌事奔走。

花开谁得屡相过,盏到莫辞频举手。

驩情落寞酒量减,置我不须论老朽。

奈何公等气方豪,云梦正当吞八九。

择之名声重当世,少也多奇晚方偶。

西州政事蔼风谣,右掖文章焕星斗。

待君归日我何为,手把锄犁汝阴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飞盖桥玩月

天形积轻清,水德本虚静。

云收风波止,始见天水性。

澄光与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于其两间,皎皎挂寒镜。

馀晖所照耀,万物皆鲜莹。

矧夫人之灵,岂不醒视听。

而我于此时,翛然发孤咏。

纷昏忻洗涤,俯仰恣涵泳。

人心旷而闲,月色高愈迥。

惟恐清夜阑,时时瞻斗柄。

形式: 古风

马齧雪

马饥齧雪渴饮冰,北风卷地来峥嵘。

马悲踯躅人不行,日暮涂远千山横。

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

白沟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长短亭。

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