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月夜四首(其三)》以雁声、月色、寒气、秋风、桂树等自然景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含哲理的画面。
首句“雁声吹落五云间”,以雁鸣与五彩云霞相映衬,营造出一种空灵、壮阔的意境,仿佛雁群在云层中穿梭,其声悠扬,令人遐想。次句“带月柴扉夜未关”,描绘了月光洒满村落,柴门紧闭却未关闭的情景,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和谐。
“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两句,通过对比寒气对草木的影响与秋风对河山的变迁,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虽不可阻挡,但每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这里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閒”引用了孔子弟子子夏和陶渊明的典故,前者表示追求学问并非为了逃避现实,后者则说明辞官归隐是为了享受闲适的生活。这两句借古人之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以天上桂树象征高洁与超脱,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人追求名利的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学问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