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四首(其三)

雁声吹落五云间,带月柴扉夜未关。

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閒。

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月夜四首(其三)》以雁声、月色、寒气、秋风、桂树等自然景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含哲理的画面。

首句“雁声吹落五云间”,以雁鸣与五彩云霞相映衬,营造出一种空灵、壮阔的意境,仿佛雁群在云层中穿梭,其声悠扬,令人遐想。次句“带月柴扉夜未关”,描绘了月光洒满村落,柴门紧闭却未关闭的情景,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和谐。

“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两句,通过对比寒气对草木的影响与秋风对河山的变迁,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虽不可阻挡,但每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这里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閒”引用了孔子弟子子夏和陶渊明的典故,前者表示追求学问并非为了逃避现实,后者则说明辞官归隐是为了享受闲适的生活。这两句借古人之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以天上桂树象征高洁与超脱,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人追求名利的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学问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月夜四首(其四)

阴虫切切啼秋露,凉月娟娟照夕风。

鸾凤几曾栖枳棘,鸱鸮多是占梧桐。

人皆酤酒追陶令,我独栽莲学远公。

堪笑当年槐国梦,黄粱未熟已成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京口

车声轧轧辗红埃,北马南帆日夕来。

淮甸雪销江水涨,海门月上楚天开。

堤边行饭多逢柳,野外寻诗不见梅。

会散金山即归去,春风催我上琴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其一)

严陵台下水潺湲,漠漠高风去不还。

处士隐庐遗路侧,永公书瓮出松间。

山田硗瘠民生俭,郡邑萧条吏事閒。

几欲清游身未遂,烟霞盘礴鬓毛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其二)

定起空山尚有星,悲笳杳杳上青冥。

壁间灯暗鸦啼树,池上月凉鱼闯萍。

文锦荐柈风字研,綵绳穿夹梵书经。

舌端解使天华坠,争似无言对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