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其二)

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被放逐三年后,又在新年之际感受到春雷的震撼,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句“放逐三年未遣回”,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被放逐在外,未能返回的无奈与感慨。接着,“复惊爆竹起春雷”一句,通过新年燃放爆竹和春雷的景象,展现了新年的热闹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由回归的渴望。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樽中桂”和“岭上梅”分别代表酒和梅花,寓意着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这两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两句,通过对比牛狸的乳酪和崖蜜,来比喻自己生活条件的简陋,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羞愧或不满,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这里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最后,“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两句,点明了诗人的两位朋友——王适和曹焕,并表达了对他们不嫌弃自己贫病交加的感激之情。诗人通过这两位朋友的陪伴,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希望,从而使得自己的面容因喜悦而绽放笑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答孔平仲二偈(其二)

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

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

形式: 偈颂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二)

眼看东邻五亩花,茅檐竹户野人家。

过墙每欲随飞蝶,归舍谁怜已莫鸦。

幽客偶来成晚饭,野僧何日寄新茶。

三年气味长如此,归计迟迟也自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三)

北园春草径微微,未用频教剪棘茨。

蜂阵纷纷初养蜜,莺巢浅浅欲生儿。

客情流水兼山远,归梦游丝向日迟。

懒病相将浑欲惯,赖君索我强裁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二)

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非华。

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