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孔平仲二偈(其二)

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

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龟毛兔角号空虚”开篇,巧妙地运用了“龟毛”与“兔角”这两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来比喻那些看似真实却实际上虚幻不实的事物。接着,“既被无收岂是无”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即使这些看似虚无的事物被“无”所包容,它们本身并非真的不存在,从而引出对“真无”的探讨。

“自有真无遍诸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在宇宙万物之中,存在着一种超越现实、普遍而真实的“无”,它无所不在,贯穿于一切存在之中。最后,“灯光何碍也嫌渠”则以灯光为例,表达了对于“无”的包容性和超越性,即便是明亮的灯光,也无需担心或排斥“无”的存在,因为“无”与一切存在和谐共存,互不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性的比喻和反问,探讨了“无”的本质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二)

眼看东邻五亩花,茅檐竹户野人家。

过墙每欲随飞蝶,归舍谁怜已莫鸦。

幽客偶来成晚饭,野僧何日寄新茶。

三年气味长如此,归计迟迟也自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三)

北园春草径微微,未用频教剪棘茨。

蜂阵纷纷初养蜜,莺巢浅浅欲生儿。

客情流水兼山远,归梦游丝向日迟。

懒病相将浑欲惯,赖君索我强裁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二)

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非华。

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三)

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

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薝卜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