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虞道士

清修苦节学神仙,九转功成别有传。

倾盖犹思山市语,画图遥寄草堂悬。

一天星斗斟明水,几处风雷送有年。

拟过苍峰看修竹,开门不惜煮春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赠给一位名叫虞道士的诗作。诗中赞美了虞道士清心寡欲、苦修仙道的生活态度,以及他深厚的修炼功底。首句“清修苦节学神仙”表达了虞道士对仙道的追求和严谨的修行方式,显示出他的高尚情操。次句“九转功成别有传”暗示了虞道士在修炼上已有所成就,且他的秘诀秘而不宣。

第三句“倾盖犹思山市语”,通过回忆与虞道士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道教文化中的山市传说的联想。第四句“画图遥寄草堂悬”则描绘了诗人想象中虞道士寄来的画图,悬挂在自己的草堂中,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

第五、六句“一天星斗斟明水,几处风雷送有年”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星斗比喻为明水,风雷象征着自然之力,表达了虞道士修炼时融入天地自然的境界。最后一句“拟过苍峰看修竹,开门不惜煮春泉”表达了诗人期待亲自拜访虞道士,欣赏他所居之地的竹林,并愿意煮取山泉以示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虞道士的道行,又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食梨有感

西园梨树忆儿栽,梨熟征儿去未回。

适口自怜甘似蜜,羁怀谁念冷于灰。

争攀漫引儿童喜,啄食频看鸟雀来。

此日思儿常绕树,不堪风雨晚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仲雨韵怀兄

松菊轩成罢唱酬,可怀非罪泣孤囚。

一川烟雨原鸰晚,万里秋风塞雁愁。

每念凯歌还绝域,能忘堂构在中丘。

音书莫讶从来少,魂梦相寻独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示儿三首(其一)

天怒宁论罪有无,荷戈万里戍成都。

三声自听猿鸣惨,一片谁怜雁影孤。

苦乐不同安悔吝,死生长定省忧虞。

老牛舐犊终存爱,白发萧萧泪眼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示儿三首(其二)

衰容浑欲不胜衣,况复天涯有戍儿。

塞雁传书空在望,林乌反哺动遐思。

诸孙梨栗频相聒,独老桑榆久自知。

春日一樽?尽兴,阿咸傍看醉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