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三首(其二)

衰容浑欲不胜衣,况复天涯有戍儿。

塞雁传书空在望,林乌反哺动遐思。

诸孙梨栗频相聒,独老桑榆久自知。

春日一樽?尽兴,阿咸傍看醉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体衰的老人在春天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衰容浑欲不胜衣”形象地写出老人身体的虚弱,连衣服都难以承受。接着,“况复天涯有戍儿”表达了对远方戍守边疆的儿子的牵挂,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塞雁传书空在望”借塞外的大雁传递书信,暗示音信难通,增添了思亲之苦。而“林乌反哺动遐思”则以乌鸦反哺的形象,触动了诗人对家族亲情的深深怀念。孙子们的欢声笑语“诸孙梨栗频相聒”,在对比中更显老人的孤独。

“独老桑榆久自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老去的清醒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无奈。最后,“春日一樽酒尽兴,阿咸傍看醉题诗”描绘了在春日里借酒浇愁的情景,阿咸可能是家人的代称,看着老人醉后题诗,画面凄凉又充满温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老人晚年的孤独与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示儿三首(其三)

抛却耕锄候县门,朝呼夕令竞纷纷。

久知画地皆为狱,漫道号天可扣阍。

入市于菟寻汛语,斗床觳觫倚真闻。

白头咄咄书空罢,惭愧庞公训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其一)

牧子风流老更狂,武夷六曲筑茅堂。

肯从龙虎来今雨,懒向罗浮问故乡。

山月夜寒丹伏火,洞天秋阔剑浮光。

衰年总仗刀圭力,他日须传肘后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其二)

牧子疏狂早学仙,武夷更欲住千年。

已从春雨修茅屋,便拟秋风买钓船。

仙酒肯分山客醉,神丹未许世人传。

汪颠寂寞金公隐,尚想风流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谢彦昭作小像

开口临风牙齿疏,搔头向日鬓毛枯。

自知老丑成何物,谁唤良工写此图。

藜杖偶从莲社客,角巾遥迓草堂癯。

一丘一壑从吾好,试问仙人著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