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东望有感

清溪东下大江回,立马层崖极望哀。

晓日四明霞气重,春潮三浙浪云开。

禹陵风雨思王会,越国山川出霸才。

依旧谢公携屐处,红泉碧树待人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钱塘东望有感》是明代诗人陈子龙所作,通过对钱塘江两岸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与个人情感。

首联“清溪东下大江回,立马层崖极望哀”,以清溪与大江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诗人驻足于层层叠叠的山崖之上,远眺着眼前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哀伤之情。这里的“哀”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深深忧虑。

颔联“晓日四明霞气重,春潮三浙浪云开”,描绘了一幅晨光初照、霞光满天、春潮涌动、云雾散开的壮丽景象。四明山的晨曦与三浙的春潮相互映衬,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颈联“禹陵风雨思王会,越国山川出霸才”,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了大禹陵与越国的故事。这里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上的风云变幻与英雄辈出的时代特征。

尾联“依旧谢公携屐处,红泉碧树待人来”,以谢灵运为例,表达了对过往文人雅士足迹的追忆,以及对未来访者的一种期待。红泉碧树象征着美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预示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会有新的探索者和欣赏者前来,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68)

陈子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介,、懋中、人中,、海士、轶符等。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字:卧子
  • 号:大樽
  •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晚秋杂兴三首(其一)

江关海峤接天流,玉露商飙万里愁。

九月星河人出塞,一城砧杵客登楼。

荒原返照黄云暮,绝壁回风锦树秋。

极望苍苍寒色远,数声清角满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秋杂兴三首(其二)

太行东出拥神京,古塞秋风右北平。

笙鹤已辞沧海使,貂蝉初撤羽林兵。

清霜玉沼芙蓉苑,旭日金铺翡翠城。

鱼钥时传宣召急,侍臣通籍在承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秋杂兴三首(其三)

玉泉西去翠微宫,碧瓦丹楼极望中。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

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晚渡钱塘

吴山越岫隔中流,箫鼓平明青翰舟。

万里晴江开晓郭,千帆春草送芳洲。

桃花欲落潮先至,莺语初闻露未收。

何事西陵常问渡,不堪独上望京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