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

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

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沈,须臾柁折难复进。

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

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

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

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

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

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

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郑岳在白湖镇遭遇风暴时的惊险经历,以及风暴过后与当地百姓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开篇以“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描绘出舟行之快,随后“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则生动地展现了风暴的突然来袭,波浪翻滚,天地为之震动的壮观景象。接着,诗人描述了风暴中自己所乘之舟的动荡,以及舵折后难以继续前进的情景,通过“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这一细节,展现了风暴的威力和人们面对灾难时的慌乱。

风暴过后,诗人乘坐白湖巡官的肩舆,前往前村的渔父家避难,途中遇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淳朴。在渔父家中,诗人感受到了温暖,村民们用简单的食物招待他,并为他烧火取暖,雨声淅沥,诗人静坐反思,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认为应当更加谨慎和自律,避免犯错,同时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生活中的各种可能带来的祸患。整首诗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的遭遇,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洞察。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玉泉院对华峰有怀见素大司寇

华峰三面开芙蓉,天然秀色浮空中。

我来坐玩日当午,肤云忽合雨濛濛。

南峰隐雾不可见,东西峙立郁葱茜。

悬岩瀑溜垂千条,流出乱石如素练。

结亭据石出林端,极目烟云渺秦甸。

云庄素老性好奇,惜未到此一睹之。

苍厓千仞意俱往,飘飘拄杖凌空飞。

象外烟霞谐笑语,风前咳唾成珠玑。

生平风格狎林薮,垂老局蹐留京师。

宿望由来系朝野,屡疏还山未有期。

使还相见一抚掌,请翁和我华山诗。

形式: 古风

暮春邀社友游东山

老至光阴同转毂,今日难将明日卜。

改岁几何忽暮春,一夜狂风花渐落。

东山樵舍岩窦幽,十里青山斜带郭。

苍松偃蹇石崚嶒,际海东南尽一目。

杖屦乘閒试共登,坐听鸟声歌伐木。

蔬盘草草亦易办,糟床夜注酒初漉。

家有肥鹅不敢宰,巨觥满引罚颇酷。

形式: 古风

东岩祷雨题林以永寒谷山水障子

松坛祷雨东岩宿,日餐蔬笋断粱肉。

我心惮暑惨不舒,独据苍崖荫林木。

寒翁知我厌氛埃,为索丹青贻巨幅。

披图细玩思杳然,偃蹇双松翳云壑。

中有一叟颀而长,琴书潇洒从二仆。

蕲州疏簟叠平芜,短槛高云聊寓目。

纶巾羽扇风飘飘,瘦骨清容肖寒谷。

寒翁寒翁风节奇,结芰纫兰好奇服。

历官中外四十年,拂袖归来书几簏。

丰年妻子尚苦饥,况兹亢旱田尽曝。

稻粱一饱不自谋,犹为苍生泪盈掬。

古来贤达类如此,杜老秋风赋茅屋。

吾社安可无是翁,东野云龙每相逐。

形式: 古风

东湖书院为吴亚卿献臣题

大云山中泉一注,东湖先生读书处。

先生胸次迥出尘,山中草木皆真趣。

读书岂徒事铅椠,匡时事业于兹具。

试出绪馀售于人,要使苍生尽陶铸。

平生苦节甘若饴,妻子不免于寒饥。

遇事直前无顾忌,终遭坎坷蹈危机。

达生委命宁自悔,万里生还天所遗。

山中茅屋依然在,洞云江月与心期。

湖田荒秽方料理,诏书南下君复起。

百年此道亦何心,乘流则行坎则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