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城凯还宴将帅乐语口号

新墉屹屹解严围,十万全师破贼回。

元帅拥旄朝授策,将军画箠夜衔枚。

椎牛脔炙欢声动,伐鼓传觞哀拍催。

尽道平淮勋业盛,总须图像上云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新城坚固地解除包围,十万大军凯旋归来
元帅手持节杖接受朝廷策略,将军夜晚行军静默无声
宰牛切肉烤肉声欢腾,击鼓传杯悲伤的曲调催人泪下
都说平定淮河的功绩显赫,必将画像登上凌云阁

注释

新墉:新建的城墙。
屹屹:坚固的样子。
解严围:解除敌人的包围。
十万全师:十万完整的军队。
破贼回:打败敌人归来。
元帅:军事最高统帅。
拥旄:手持节杖象征权力。
朝授策:早晨接受朝廷的策略。
将军:将领。
画箠:绘有指挥棒的令牌。
夜衔枚:夜晚行军时口中含枚以保持寂静。
椎牛脔炙:宰牛切肉,烤肉庆祝。
欢声动:欢笑声震动。
伐鼓传觞:击鼓传递酒杯。
哀拍:悲伤的鼓点。
催:催促。
平淮勋业:平定淮河的功绩。
盛:显赫。
总须:必定。
图像:画像。
上云台:登上云台阁,古代表彰功臣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事胜利后的欢庆景象。"新墉屹屹解严围,十万全师破贼回"两句表明了战役的胜利和军队完整无损地归来,展示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元帅拥旄朝授策,将军画箠夜衔枚"则描绘了元帅接受朝廷的奖赏,将军在夜晚秘密地准备战事的场景,体现出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和紧迫的军情。

"椎牛脔炙欢声动,伐鼓传觞哀拍催"这两句写出了宴会上的热闹与喜悦,通过对牛肉烤制和酒宴中的鼓乐声的描绘,展现了庆功宴上的快乐氛围。"尽道平淮勋业盛,总须图像上云台"则是对这场胜利的总结,将此次战役的英雄事迹雕刻在云台之上,以资永恒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军事行动、庆功宴会和历史记载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与荣耀,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英雄业绩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寿遂宁李漕(其一)

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

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

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

春江一碧平于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寿遂宁李漕(其二)

自从岳牧著民庸,十载岷峨帝眷隆。

草带雨锄周圃绿,粟和烟挽汉关红。

活人阴德深无尽,寿国良方用不穷。

一转钧间黄阁去,天涯岁岁囿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寿蜀帅(其三)

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

崧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

岁比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寿蜀帅(其二)

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圭。

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柝星沉玉垒西。

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

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