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蜀帅(其三)

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

崧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

岁比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不以江山为庆祝的酒杯,每年都有佛像驻留在峨眉山。
在崇高的山岭上再次歌唱申伯,郊野间怎能没有赞美鲁僖的诗篇。
岁月流逝,比绛县的人更过了一个甲子,每日遇见的都是皇历庚寅之日。
书生遗憾自己没有写出梅花的佳作,只能期待春风带我登上北枝。

注释

江山:比喻壮丽的自然景色或国家。
寿卮:祝寿的酒杯。
峨眉:四川的名山。
崧高:形容山势高峻。
申伯:古代诸侯,此处可能象征尊贵的人物。
鲁僖:鲁国的僖公,代表古代君主。
绛人:指代绛县的人,可能隐含时间长久。
逾甲子:超过六十岁,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
皇览:帝王的阅览,此处指天象或历法。
庚寅:天干地支中的一个组合,代表日期。
梅花赋:咏梅的诗篇,借以自比清高或才情。
引领:引导,此处指期盼。
北枝:北方的树枝,寓意远方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寿蜀帅(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这里“寿卮”指的是长寿的象征,而“江山”则代表着永恒不变。诗人说不需要依靠这些象征,因为在峨眉山,每年都会有新的生命力展现出来,如同佛陀般超脱尘世。

“崧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诗中提到的“申伯”和“鲁僖”都是历史上的贤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山水之美的向往。

“岁比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这里的“绛人”指的是古代长寿之地,而“甲子”是六十年的一个周期。诗人通过这些象征性的表达,祝愿蜀帅寿比南山,岁月悠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自我要求。梅花常被用来象征纯洁和坚韧,诗人通过这种意象,展示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传达了他对于蜀帅的深切祝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寿蜀帅(其二)

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圭。

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柝星沉玉垒西。

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

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扬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騑騑牡驾暂临边,淮海东头护玉旃。

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

平山柳絮随丝辔,新水桃花飏綵船。

潋滟一杯拚却醉,明朝有诏侍甘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辛丑都司公廨与陈景清诸友小集作(其二)

当才谁可柱中流,我辈何如避一头。

旧隐要寻鸥作伴,薄田足与鹤为谋。

蒹葭白露嗟今老,榆柳西风感昔游。

新秫已登鲈蟹贱,溪头何日舣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辛丑都司公廨与陈景清诸友小集作(其一)

几年漫浪尚萍流,汩没京尘雪满头。

得意正浓须却顾,奉身而退是良谋。

未忘雅志怀安石,长忆平生愧少游。

归去何求闲足矣,数椽村屋一虚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