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去临川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向东漂泊在溪水上,穿越了漫长的树林,回头时心中充满哀痛。
我已经感到,摆脱烦恼不再像仲叔那样容易,又怎能像曾参一样坚守志向。
忧虑和悲伤随着每件事涌现,疾病趁虚而入不断侵袭。
我还没有找到自我救赎的方法,只怕早逝,泪水还会洒满衣襟。

注释

浮:漂泊。
渡:穿过。
仲叔:指能处理繁琐事务的人。
曾参:孔子弟子,以修养极高著称。
乘虚:趁人虚弱或空虚时。
沾襟:泪水打湿衣襟,形容悲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游历的过程,并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烦恼、追求高尚志向的愿望。诗中的“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生动地描绘出行者在山川间穿行时的心境变化。随后,“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两句,以历史上的高士为参照,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和宁静的内心世界。

然而,现实中的忧伤和疾病却如“纷纷出”、“亹亹侵”的细流,侵蚀着诗人的身心。最后两句“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以及对于可能陷入更深困境的恐惧。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活动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苦难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初憩和州

衣足一囊弊,粟馀三釜陈。

犹依食贫地,已愧省烦人。

尘土病催老,风波愁过春。

诗书今在眼,还欲讨经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别葛使君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幕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

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雷国辅之皖山

侍郎忧国最贤劳,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庙比来闻泽厚,公孙今果见才高。

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

莫厌皖山穷绝处,不妨云水助风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即事

河流南苑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

门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总持家。

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应未少红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