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河流南苑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

门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总持家。

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应未少红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河流弯弯曲曲南苑边,晚风闪烁晶莹露珠闪。
门旁老柳忆起陶令居,昔日总持井梧下。
美酒佳肴想再满杯绿,歌声曼妙更似锦上花。
即便我成武陵宴上客,山川源头应无缺红霞。

注释

河流:指地名,可能指某个园林或池塘边的河流。
南苑:古代皇家园林或贵族的园林。
斜:倾斜,这里形容河流蜿蜒曲折。
风有晶光:形容风带着明亮的光芒。
露有华:露水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门柳:门前的柳树,常用来象征友人或故居。
陶令宅:陶渊明的住宅,代指隐居生活。
总持家:过去对僧人的尊称,这里指管理井梧的人。
嘉招:美好的邀请。
渌:清澈的绿色酒液。
丽唱:优美的歌声。
锦上花:比喻在已有美好事物上增添更多光彩。
武陵:虚构的地方,出自《桃花源记》,常指隐逸之地。
樽俎客:宴会上的宾客。
红霞:晚霞,象征美好的景色和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河岸柳树、门前井边的宁静生活,同时也融入了对往昔旧友和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意象,每个字都显得珍贵且充满诗意。

首句“河流南苑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中,"斜"字描绘出阳光与河岸相交的柔和角度,而"晶光"、"露华"则生动地表达了清晨或夜晚特有的自然美景。

接着,“门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总持家”两句,诗人通过对旧友住宅和院中井边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怀旧的情感。这里的“持家”暗示了一份守护和期待,表明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珍视与不舍。

第三、四句,“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在这两句中,"杯中渌"指的是美酒,而"锦上花"象征着歌唱中的美妙和乐趣。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往日欢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应未少红霞”两句,诗人以自比为“樽俎客”,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而"川源应未少红霞"则是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景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即席次韵微之泛舟

画舸幽寻北果园,应将陈迹问桑门。

地随墙墅行多曲,天著冈峦望易昏。

故国时平空有木,荒城人少半为村。

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

越客上荆舠,秋风忆把螯。

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

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

甘餐饱觞咏,馀事付钧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吴江

莽莽昔登临,秋风一散襟。

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

柑橘无千里,鱼虾有万金。

吾虽轻范蠡,终欲此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