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彭玉麟所作的《谒余忠宣公墓》,表达了对忠臣余忠宣公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首句“英风凛冽赤心存”,描绘了余忠宣公英勇刚烈的气概和坚贞不渝的忠诚之心。次句“皖伯台前庙貌尊”,写他在皖伯台前的庙宇受到人们的崇高敬仰。
“七载孤城余战血”,叙述了他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孤城,浴血奋战的历史事迹。接着,“千秋祀典慰忠魂”表达对他的永恒纪念,认为他的精神将永远得到后人的祭祀和安慰。
“寒森墓道松楸老”,通过描绘墓地的肃穆和松楸的老态,渲染出一种庄重而凄凉的氛围。最后一句“声咽江流草木昏”,以江水呜咽和草木昏暗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哀思的情感。
结尾处“请向大观亭畔看,一池清洁水常温”,诗人引导人们在大观亭边,看到那清澈的池水,寓意余忠宣公的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那常温的清水,长久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美了余忠宣公的英勇事迹,又寄托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