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杂咏四首(其二)

康王疋马渡江时,北望谁能有所思。

洛社末由恢土宇,临安何忍奉郊祠。

两朝和议愁通表,一卷褒忠漫有诗。

只赖皇天知此意,墓林长耸向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钱唐杂咏四首(其二)》描绘了康王赵构在渡江之时的历史情境。首句"康王疋马渡江时",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康王赵构带领军队渡过长江的紧张与决绝,暗示了南宋初年的动荡局势。

"北望谁能有所思",通过北望这一动作,表达康王对北方失地的深深忧虑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流露出他的悲壮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洛社末由恢土宇,临安何忍奉郊祠",进一步揭示了康王对于未能恢复中原领土的遗憾,以及他在偏安江南的矛盾心理,面对祖先祭祀之地,他内心充满苦涩。

"两朝和议愁通表,一卷褒忠漫有诗",写出了康王对和议的忧虑,以及后人虽然歌颂他的忠诚,但现实中的屈辱和无奈并未因此改变。

最后,诗人以"只赖皇天知此意,墓林长耸向南枝"作结,寄托了对康王深沉的敬仰和对历史公正的期待,希望后世能理解他的苦衷,他的墓地永远面向南方,象征着他对故国的执着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康王赵构的描绘,展现了南宋初期的历史风云和个人悲剧。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唐杂咏四首(其三)

徙倚湖山欲暮时,行人随处动遐思。

张王僣窃今无地,白傅风流尚有祠。

夜静六桥谁放鹤,春回三竺好题诗。

篷窗预买仁和酒,卧听舟人唱竹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钱唐杂咏四首(其四)

繁华欲赋太平时,惭愧无才续左思。

晓市船趋三汊港,春游人集两峰祠。

楼台不类人间世,风月都成画里诗。

东望綵云怀帝阙,旸乌初上海桑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岳王墓再赋一首

南渡宗贤力相秦,不辞降表便称臣。

青衣空作还家梦,金字频追出塞人。

乱国已遭三寸舌,封王何益九原身。

渔郎似识英雄恨,日对孤坟理钓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皋亭山

晓受降书夜戢兵,路人犹说伯颜名。

中原多少奇男子,不向燕山立汉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