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钱唐杂咏四首(其二)》描绘了康王赵构在渡江之时的历史情境。首句"康王疋马渡江时",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康王赵构带领军队渡过长江的紧张与决绝,暗示了南宋初年的动荡局势。
"北望谁能有所思",通过北望这一动作,表达康王对北方失地的深深忧虑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流露出他的悲壮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洛社末由恢土宇,临安何忍奉郊祠",进一步揭示了康王对于未能恢复中原领土的遗憾,以及他在偏安江南的矛盾心理,面对祖先祭祀之地,他内心充满苦涩。
"两朝和议愁通表,一卷褒忠漫有诗",写出了康王对和议的忧虑,以及后人虽然歌颂他的忠诚,但现实中的屈辱和无奈并未因此改变。
最后,诗人以"只赖皇天知此意,墓林长耸向南枝"作结,寄托了对康王深沉的敬仰和对历史公正的期待,希望后世能理解他的苦衷,他的墓地永远面向南方,象征着他对故国的执着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康王赵构的描绘,展现了南宋初期的历史风云和个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