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去新来懒送迎,岩间冢下见枯形。
忍成残腊半宵梦,坐对寒檠两岁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二十四首》中的第九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和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慨。首句"旧去新来懒送迎",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更迭的淡然态度,不愿过分执着于过去或未来,显得有些超脱。"岩间冢下见枯形"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避免,通过山岩间的墓地和枯骨形象,传递出一种寂静而沉重的氛围。
"忍成残腊半宵梦","残腊"指的是年终将尽,这里寓言着生命的尽头,诗人说即使在梦中,也无法逃避这一现实,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哀伤。最后一句"坐对寒檠两岁灯","寒檠"是古代照明的灯具,"两岁灯"意味着诗人独自度过两个年头,灯火陪伴,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岁月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淡然接受。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镜容鹰爪,面目可憎。掉发南岳,下山教化。
从臾梼林,对御讲经。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灭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王言如丝,谁敢不听。
忽有人问鄮山,只向他道,风门海口,当风抵浪,也须是个人始得。
一人要贫贫不得,一人要富富不得。
要知贫富不相当,且请各归本位立。
人间无,天上有,往往无人脱窠臼。
四海娟娟洗玉魂,九野茫茫白兔走。
寒山子,不关口,也落马驹群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