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鼓角城中出,坟茔郭外新。
雨随思太守,云从送夫人。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回瞻北堂上,金印已生尘。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和思念之情的诗。首句“鼓角城中出,坟茔郭外新”表明诗人即将离开军营,前往新的驻扎地,而坟墓和古老的城郭则被留在身后,这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荒凉与变迁。
“雨随思太守,云从送夫人”则展示了一种深情与不舍。诗人心中怀念着太守和夫人,即使是天气变化,也似乎在跟随他们的思念。而“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中的“双剑”可能象征着勇武或忠诚,而将其埋藏于荒野之中,则可能意味着某种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松门闭万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一种抒情,表达了一种无尽的怀念。
最后,“回瞻北堂上,金印已生尘”中“北堂”可能指的是官府或居所,而“金印”象征着权力与职位。然而,即使是金印,也会被时间的尘埃所覆盖,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无常,也是对人事变迁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军营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光易逝以及权力转瞬即逝的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边塞将士们那种既要面对战事,又要承受孤独与思念的心境。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
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
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
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
漫漫澄波阔,沈沈大厦深。
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
多君有令子,犹注世人心。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